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得说说两国高速的“出身”不一样,底子差得远。美国人修高速早,二战后就借着平原地形大建州际公路,中西部一马平川,挖沟铺路都省劲儿,几十年前就把主要路网铺完了,现在基本不用花大价钱新建,顶多是修修补补的养护费。 可咱们中国修高速起步晚,等到大规模建设的时候,好修的平原地区早就不够用了,只能往山区、高原钻。你想想,在云贵川那些地方修高速,不是架桥就是挖隧道,一座特大桥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一条隧道的造价能比平原路段高好几倍。 就像世界银行说的,就算是高铁,咱们的建设成本已经比欧美低不少,但架桥挖隧道多了照样花钱,更别说高速了。美国加州后来想修高铁,每公里成本都飙到5600万美元,比咱们的高速贵多了,这要是放在中国的山地里,成本更是不敢想。 再说说“免费”和“收费”的猫腻。美国人总说自己高速免费,可没人提他们加油时交的燃油税有多高。联邦层面每加仑汽油就收18美分,州里还要再加一笔,平均下来每加仑得交30美分,有些州更高。 这些钱按理说都该进公路信托基金养高速,可就算这样,从2008年到2021年,这个基金的支出还是比收入多了1590亿美元,只能靠财政部贴钱补窟窿,光转移支付就超过2750亿美元,国会预算办公室都说这基金2027年就得耗光。 拜登前两年想暂停三个月燃油税,立马就有人反对,说会让基金少100亿美元,修桥补路的钱都没着落了。这哪是“盈利”啊,分明是靠财政拆东墙补西墙。 咱们中国也有燃油税,但这笔钱用途广着呢。2009年税费改革后,燃油税里的钱不光要替代原来的养路费,还得补助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的地方,给种粮农民发补贴,还要照顾公交、航运这些公益性行业。真正能用到高速建设养护的只是一部分,根本不够填窟窿。 而且咱们的高速大多是贷款建的,光利息就是笔大开销,就像山东高速,光有息负债就超700亿,每年利息就得花20多亿,这钱不从过路费里出从哪儿出? 更关键的是两国高速的“责任”不一样。美国的高速看着四通八达,其实主要连的是大城市,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才通,乡村地区好多地方根本没高速,覆盖率低得很。 咱们中国不一样,讲究“县县通高速”,哪怕是偏远山村,只要地图上能找到,都想办法用高速连起来,要让全国任何地方都能72小时到达。到2021年底,咱们高速里程已经世界第一,但每万人拥有的高速里程才1.2公里,只是美国的一半,公路密度也只有美国的37%。 这意味着咱们还得不停新建、扩建,每年都要砸几百亿进去。就像西部那些山区高速,车流量可能没那么大,收的过路费连养护成本都不够,但为了让山里人走出去,这钱必须花。 美国那些老高速看着不用花钱新建,养护费其实也在涨。好多高速都用了半个世纪,桥隧老化严重,行政管理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东海岸的纽约、新泽西这些州早就开始收过路费了,加州虽然不收费,但养护费全靠州财政扛着,最后还不是得靠加其他税来补。 咱们的高速虽然在亏钱,但亏的钱大多花在了“补短板”上,要么是修通乡村的“毛细血管”,要么是升级老旧路段,这些都是长远投资。就像十几年前修的那些高速,当时看着车少亏钱,现在带动了沿线经济,车流量涨起来,慢慢也能回本了。 其实说白了,美国高速的“盈利”就是个假象,要么是靠燃油税变相收费,要么是靠财政补贴兜底,而且不管偏远地区的出行需求。咱们中国高速的“亏空”,是为了建一张覆盖全国的交通网付出的成本,是在为长远发展铺路。 要是咱们也像美国那样只修大城市的高速,只在平原建路,说不定也能“免费”,但那样的高速网,能让山里的农产品及时运出去吗?能让偏远地区的人方便出行吗?显然不能。 所以这6万亿的亏空,不是“养不起”的证明,反而是咱们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经之路,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投入。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11 13:00:40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