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珍惜千载难逢的雪耻机会,美国今年大豆丰收,一定要让他烂在仓库里,一定要让豆农们伤透了心,一定要让这大片大片的豆土明年无所适从! 最近网上传出的这些话,但是咱得把这话掰扯明白,说“让美国大豆烂在仓库”“让豆农伤透心”,看着解气,其实根本不符合实际,咱国家的决策从来不是靠情绪上头,全是算透了的实在账,真这么干,亏的是咱自己。 首先得认个死理,中国对大豆是刚需,咱自己种的根本不够用,全国一年要吃掉一亿多吨大豆,80%都得靠进口,这些豆子不是光榨油的,70%都得做成豆粕喂猪喂鸡,关系到咱桌上的猪肉、鸡蛋价格。 要是真憋着劲儿让美国大豆烂仓库,那得先想明白,缺的豆子从哪儿补,全球大豆就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三家占了80%以上产量,美国今年丰收,巴西的产量早被咱订得差不多了,2025年到9月,巴西93%的大豆出口都往中国运,已经快到他们的供应极限了。 阿根廷倒是能补点,可他们刚取消出口税,咱两天才采购130万吨,跟美国一年卖给咱的量比差远了。 真把美国大豆彻底踢出去,缺口补不上,国内大豆价格就得飙涨,到时候豆油贵了,猪肉鸡蛋跟着涨价,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这账算得过来吗? 再说,美国大豆真没那么容易烂仓库,人家豆农背后有政府兜底,美国的农业补贴早就成了惯例,直接补钱、给保险,就算卖不出去,也能拿到补贴填窟窿,真不至于“伤透心”到活不下去。 而且豆农精着呢,眼看中国订单没了,早就开始改种别的了,爱荷华州大豆种植面积都从45%降到38%了,改种玉米、小麦的一大片。 他们还在找别的买家,虽然印度、非洲那些地方的需求加起来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可多少能消化点,实在不行还能做成豆粕、豆油卖给欧洲,想让大豆烂仓库,根本不现实。 更关键的是,咱现在的做法比“硬扛”聪明多了,不是不买,是早就转路子了,2024年还从美国买了126亿美元的大豆,占他们出口的一半以上,可到2025年5月起,咱一粒美国大豆都没买过,美国大豆在华份额从以前的34%跌到了不足5%。 这不是赌气,是把订单全转到巴西了,今年巴西79.9%的大豆出口都来中国,总量预计能到1.1亿吨,直接把美国从“最大出口国”的位置挤下去了。 这种做法既断了美国的主要市场,又没让自己缺豆子,比硬撑着让人家烂仓库高明十倍,美国豆农着急归着急,可咱的日子一点不受影响。 真要是愣头青似的喊着“必须烂仓库”,美国肯定得报复,他们早就把大豆当政治筹码,之前贸易摩擦时就拿大豆说事,要是咱真刻意搞垮他们的豆农,他们转头就会对咱的纺织品、电子产品加关税。 中美贸易额那么大,咱多少工厂靠出口吃饭,真被加税,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最后还是国内老百姓受连累。 而且全球市场是通的,美国大豆卖不出去,价格就得跌,巴西看到咱没得选,转头就敢涨价,2025年巴西大豆价格已经因为咱的集中采购涨了15%,真把美国排除在外,这价格还得往上飙,最后还是咱进口成本增加,羊毛出在羊身上。 再说“让豆土无所适从”,更是想简单了,美国农场都是玉米大豆轮作,今年大豆卖不动,明年直接改种玉米就行,虽然改种得调土壤、换设备,可政府有补贴托底,损失能扛住。 他们的农业基础设施太完善了,密西西比河的船直接能到田间,就算卖不出去,也能储存起来等价格回暖,仓库根本堆不满。 反倒是咱,要是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全靠巴西供应,万一巴西明年闹旱灾减产,或者跟美国搞联合涨价,咱就被动了,这才是真的“无所适从”。 咱国家现在的路子才叫稳,搞“多元化进口”,除了巴西,还在跟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单,甚至在非洲帮着建农场种大豆,就是为了不被任何一个国家卡脖子。 2025年1-8月,咱从美国进口大豆占比降到22.8%,剩下的全从其他地方补,既压了美国的价,又保障了自己的供应,这才是真正的“拿捏”。 美国豆农现在着急的是丢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以后再想抢回来难了,因为巴西已经跟咱建了稳定的供应链,从港口到运输全打通了,美国想再挤进来,得先把价格和政策稳定下来,这才是对他们最狠的“打击”。 所以说,别被“雪耻”这种情绪话带偏了,真要对自己好,不是让别人亏,是得让自己稳。咱不买美国大豆,是用市场规则让他们付出代价,而不是赌着自己的民生去硬拼。 美国大豆卖不动,是他们贸易政策作的,咱只要安安稳稳找好替代来源,保证国内豆子够吃、物价不涨,就是最大的赢。 那些喊着“让大豆烂仓库”的,没算过咱缺豆的苦,没尝过物价涨的疼,咱国家的决策从来都是实打实的民生账,这比啥都重要。
中国要珍惜千载难逢的雪耻机会,美国今年大豆丰收,一定要让他烂在仓库里,一定要让豆
凌余阵兮
2025-10-11 11:18: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