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的一个营级战术群在谢韦尔斯克以南被俄军三面包围,目前这支乌军部队正在等待撤退

凌余阵兮 2025-10-11 10:18:42

乌军的一个营级战术群在谢韦尔斯克以南被俄军三面包围,目前这支乌军部队正在等待撤退命令,而俄军则继续加强对乌军阵地的包围。俄方军事专家马罗奇科说:“俄军在库兹米诺夫卡取得胜利,并夺取了维耶姆卡以西的有利阵地,从而对乌军的一个营级战术群实施了包围。该集群目前仍守卫着上述定居点之间位于高地上的防御工事。包围圈的口部宽度约为3公里,但由于火力猛烈,乌军几乎无法以有组织的方式突围。”不仅如此,俄军还切断了这支乌军的补给线。 咱先说说谢韦尔斯克这地方有多关键,它可不是普通的小村子,是乌军顿巴斯防线的“东大门”,守住这儿才能护住后面的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那可是乌军在顿巴斯的核心据点。 所以俄军盯着这儿打了好久,之前一直僵持着,最近突然发力,就是奔着撕开口子来的,这次被围的乌军部队,守在库兹米诺夫卡和维耶姆卡之间的高地上,看着占了地形优势,其实早成了俄军的活靶子。 俄军这包围圈可不是临时搭的,是一点点啃出来的硬骨头,先拿下库兹米诺夫卡,这村子是谢韦尔斯克以南的门户,俄军打下来之后,等于断了乌军南边的退路。 接着又抢了维耶姆卡以西的高地,这步太关键了,高地能俯瞰周围所有地形,乌军的防御工事全暴露在俄军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更狠的是,俄军北边控制了谢列布良卡森林,南边占了佩列伊兹德诺耶村,等于从北、东、南三个方向把这支部队框死了,典型的“口袋阵”战术。 马罗奇科说包围圈口部才3公里,看着挺窄,可乌军就是冲不出去,这背后全是火力压制的狠活。 俄军现在打法跟以前不一样了,不硬拼步兵,先搞火力覆盖,谢韦尔斯克周边的俄军炮兵阵地早就架好了,2S19自行火炮一轮齐射就能覆盖整个高地,乌军只要敢露头,立马就挨炸。 而且俄军还派了无人机盯着,FPV无人机跟苍蝇似的到处飞,发现有乌军集结准备突围,直接就撞上去自爆,连指挥小组都不敢轻易挪动位置。 之前有乌军想趁夜突围,刚摸到口子附近,就被俄军的夜视仪盯上了,机枪扫过去当场就没了动静,后来谁也不敢再轻易尝试。 更要命的是补给线被彻底掐断了,这才是最致命的。 乌军的弹药、食物全靠后方通过公路送,现在俄军控制了斯维亚托-波克罗夫斯克,把斯拉维扬斯克过来的补给线断了,连空中补给都没法搞——俄军在周边部署了防空系统,乌军直升机根本不敢靠近。 这支部队守了快半个月,听说现在子弹都得省着用,每人每天就配十发子弹,吃的只剩压缩饼干,连喝的水都快没了。 有前线消息说,已经有乌军士兵偷偷找机会投降了,再不突围真得饿死在阵地上。可能有人会问,乌军就不能派援军吗?真派不了,现在顿巴斯前线到处都是窟窿。 俄军第25集团军在谢韦尔斯克和红利曼之间打交通线,第3集团军又往西推进,把乌军的援军路全堵死了。 而且乌军自己的兵力早就不够用了,之前重组部队,把30个旅改成20个军,看着编制大了,其实步兵缺得厉害,好多单位都是凑数的,火炮密度还不到俄军的六分之一,派过来也只是送人头。 西方援助的弹药最近也跟不上,之前承诺的炮弹拖了又拖,就算想支援也没东西可送。 俄军这打法其实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以前搞营级战术群硬冲,吃了不少亏,现在改成先围后打,先切断补给再收紧包围圈。就像之前在克列班-别克斯科耶水库南边,也是这么把乌军一部围住歼灭的。 这次在谢韦尔斯克更精细,连地下工事都考虑到了,乌军藏在下水道的机枪点全被俄军清了,根本没地方躲。 而且俄军还学了美军的战术,先火力炸一遍,再派侦察破坏小组摸上去清场,效率高得很。 再说说这被围的乌军有多难,他们守的高地看着险要,可没水没粮没弹药,撑不了几天。等待撤退命令就是句空话,指挥部根本没法组织救援,就算下了命令,也冲不破俄军的火力网。 之前有支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想突围,结果刚出阵地就被四枚FAB航弹炸没了建制,现在谁都知道突围就是送死。 俄军还在不断加固包围圈,往缺口处增派坦克和装甲车,摆明了就是要把这支部队全歼在这儿。 这事儿其实能看出现在顿巴斯的战局走向,俄军不再追求快速推进,而是稳扎稳打,逐个拔除乌军据点,用包围战消耗乌军有生力量。 谢韦尔斯克一旦被拿下,俄军就能直插斯拉维扬斯克,到时候乌军整个顿巴斯防线就得崩盘。而乌军这边,兵力和补给都跟不上,西方援助又断断续续,只能被动挨打,这次被围的营级部队,恐怕就是下一个被歼灭的目标。 所以说,这根本不是俄军运气好,是战术到位、准备充分,把乌军的软肋掐得死死的。乌军想靠等撤退命令解围,基本是没戏了,要么硬拼突围被打死,要么弹尽粮绝投降,没第三条路可选。俄军这步棋走得太狠,也太准,把“围点打援”的老战术玩明白了,乌军这次是真的栽大了。

0 阅读:0
凌余阵兮

凌余阵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