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5年,许世友得知自己授衔上将,开怀畅饮。酒酣时电话响起,大扫其兴,便不耐烦地拿起话筒,略带醉意地说:“喂,我是大将军许世友,你是谁?”话筒那边说:“小兵恩来!” 许世友,这位从少林寺走了八年武僧路、后来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将军,脾气火爆,性格耿直,却偏偏对周恩来心服口服。 这事还得从1955年那次授衔说起,许世友觉得自己从抗日打到抗美援朝,战功累累,怎么着也得是个大将吧? 结果名单下来,是个上将,他那火爆脾气一下就上来了,觉得组织对他有看法,是不是还记着他早年被开除党籍八个月的旧账。 越想越委屈,他直接就冲进了周恩来的办公室,想要个说法。 面对怒气冲冲的许世友,周恩来一点不慌,先是请他坐下,倒了杯茶,让他把火气降一降,然后,他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是不紧不慢地提了两个人的名字。 “粟裕,也不过是个大将嘛。”一句话,就把许世友给问住了,谁不知道粟裕战功卓著,连元帅衔都主动推辞了,人家那是什么胸襟? 紧接着,周恩来又说:“萧克,也只是和你一样的上将。”萧克也是功勋赫赫的老资格,在大将名额不够的时候,也是主动退出了评选。 这两个例子一摆出来,许世友的怒气瞬间就没了,他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周恩来没批评他一个字,却让他从心里感到羞愧。刚才的理直气壮一下变成了对自己格局太小的反思,最后只能不好意思地道歉离开。 如果说授衔风波是周恩来用逻辑让许世友“心服”,那在酒桌上,他则用情境让许世友“口服”,许世友酒量极大,还特别喜欢强行劝酒,在部队里是出了名的。周恩来听说了,决定要“敲打”他一下。 一次会议后,周恩来特意请许世友吃饭,酒桌上,周总理故意问:“南京军区,谁最能喝啊?”许世友拍着胸脯说没人能喝得过他,周恩来笑着摇摇头:“我不信,我看你是在吹牛。” 这话可把许世友的好胜心给激起来了,两人当场摆开阵势,一人一瓶茅台。第一瓶喝完,周恩来主动提出到此为止。许世友一看,以为总理不行了,得意洋洋地开了第二瓶。 结果,第二瓶喝完,许世友已经晃晃悠悠站不稳了,周恩来却依然神色清醒,这时,周恩来才悠悠地说:“喝酒主要是图个高兴,强人所难就不好了。”许世友瞬间酒醒了一大半,这才明白总理的良苦用心,脸一下子就红了。 从“大将军”对“小兵”,从军衔之争到茅台之约,周恩来面对许世友的“刚”从不用更强的“刚”去硬碰,他用的是幽默的机敏和关怀的温暖,也正是这样,才让许世友这样一位猛将彻底服气,两人结下了一段超越上下级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许世友回忆录》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3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