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10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美国商会9月份整了篇长文,声称中国“系统性地颠覆”了25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将市场改革、减少国家干预,全都抛到九霄云外,现在改玩激进的产业政策,还搞强制技术转让。 美国商会这股怒气看着来势汹汹,可细琢磨就知道,全是没影的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借着 “规则” 幌子的政治秀。 美国商会所谓 “中国违背入世承诺”,这简直是闭着眼睛说瞎话。中国加入世贸这二十多年,关税总水平从 15.3% 硬生生降到了 7.3%,相当于买外国东西的 “进门费” 砍了一半还多,这可不是嘴上说说,是写在世贸组织报告里的实绩。 为了对接国际规则,中央政府清理了 2300 多件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更是清了 19 万多件,以前不少对外资限制的门槛全拆了,比如汽车行业现在外资想独资建厂都能批,这要是叫 “颠覆承诺”,那真不知道啥叫守信用了。 “强制技术转让” 这说法,更经不起推敲。中国法律里从来没有一条规定说外资企业必须把技术交给中国,完全是企业自己的商业选择。就像特斯拉来上海建厂,主动把电池和电机技术带来,还不是因为看中了中国 14 亿人的大市场,想靠技术换份额? 要是真有 “强制”,为啥每年还有上千家外企挤着来中国投资?连欧洲的专家都看得明白,以前西方企业愿意转让技术,是觉得中国学不会,现在中国理工科毕业生比欧美加起来还多,技术追上来了,他们就开始喊 “被强制”,这分明是输不起的借口。 最可笑的是骂中国 “激进产业政策”,这纯粹是自己打自己嘴巴。美国去年刚给半导体行业发了 300 多亿美元补贴,还计划再搞个 “芯片法案 2.0”,砸更多钱抢全球芯片产能,这不就是典型的国家干预吗?他们自己给企业发钱、定规矩,不让企业去其他国家扩产,倒过来骂中国支持新能源、人工智能是 “不公平竞争”,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 中国搞产业政策,从来不是闭着门自己玩,而是帮企业搭平台、补短板,就像新能源汽车,要是没有早期的政策支持,怎么能有现在全球一半的市场份额,还能把技术卖到欧洲去? 美国商会真怒的根本不是什么 “承诺”,是自家企业的好日子要过到头了。以前美国企业靠着技术优势,在中国市场随便卖高价都能赚大钱,比如芯片、高端设备,几乎是垄断生意。可这几年中国企业追上来了,5G 基站占了全球 70%,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世界第一,直接抢了美国企业的蛋糕。 就拿半导体来说,中国自己的芯片产能上去了,美国芯片巨头的利润少了,他们背后的商会自然坐不住,只能编些理由喊 “不公平”,想让政府出面打压。 这事儿的本质,是商会在给美国政府递 “刀子”,逼政府对华更强硬。美国马上要面临中期选举,政客们正需要 “对华强硬” 的话题拉选票,商会这时候跳出来骂街,正好给了政客们借题发挥的由头。他们想通过制造 “中国不守规矩” 的舆论,逼着政府加关税、搞技术封锁,把中国企业挤出全球产业链。就像之前的贸易战,不少美国企业本来反对加税,可商会一施压,政府还是硬着头皮干了,最后美国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超市里的商品涨价,吃亏的还是自己人。 可他们忘了,中美之间早就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关系。中国是美国大豆、玉米的最大买家,每年要从美国买几百亿美元的农产品,要是真闹僵了,美国农民的地都可能荒着。 苹果手机在中国一年卖几千亿,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占了全球一半,这些美国企业能愿意失去中国市场?之前美国加征关税,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美国商会自己的会员企业,因为他们最清楚,搞对抗就是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都说过,中国的入世承诺是所有成员里最深入的,这话可不是帮中国说话,是事实。美国商会非要颠倒黑白,无非是想靠舆论绑架政策,帮自家企业保住垄断地位。 可现在的世界早不是谁能说了算的,中国已经是 150 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常年在 30% 左右,真要搞 “硬的”,不光中国受影响,全球产业链都会跟着乱,美国企业也得跟着喝西北风。 这场愤怒的戏码,说到底就是利益没捞够的撒泼。等热闹过去,他们还是得面对现实:中国的市场在这儿,规矩也守着,想赚钱就得好好合作,靠造谣施压根本没用。毕竟生意场上,从来都是实力说话,不是靠嗓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