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政坛要变天了?亲华反对派大获全胜,帕维尔惹得天怒人怨。 10月3到4日,捷克议会选举结果显示,不满公民行动党拿下最高得票,现总理菲亚拉的联合阵营落后。根据维基百科和BBC报道,ANO党领先Spolu联盟一大截,高投票率显示民众积极性强。这次选举背景是经济疲软,民生问题多,选民对现政策不满。巴比什党抓住机会,强调务实外交和经济优先。选举前民调已显示ANO领先,但实际结果更明显,ANO可能得票超30%,Spolu在20%多点。选民对生活成本涨、就业少有怨气,把这些跟外交挂钩。 帕维尔上任后,在对华问题上动作频频。23年他跟台湾领导人通话,25年8月去印度见达赖喇嘛,北京随后切断联系。据AP新闻和南华早报,中国外交部抗议,称干扰内部事务。帕维尔重申民主价值,但这导致中捷关系降温。维基百科提到,他推动对台深化联系,强调欧洲安全。这些举动被视为冷战思维延续,影响国家方向。尽管宪法总理管行政,但总统外交立场有大作用。 经济上,这带来直接冲击。25年上半年,中捷贸易额同比降19%,投资项目冻结45亿克朗。中国是捷克欧盟外第二大伙伴,贸易额2024年超230亿美元,但2025受影响下滑。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捷克从中国进口多,出口少,赤字大。汽车、机床产业订单掉,旅游业中国游客少。民众感受到外交跟生活连着,街头议论物价高,就业难,跟帕维尔政策扯上。 巴比什党在竞选中点出政府失误。巴比什走访地方,听民众抱怨出口堵。党广告到处贴,推经济导向外交。辩论中,他列数据质问决策。支持者响应,他的团队发传单。总统外交虽总理执行,但帕维尔影响广,他的对抗思路被当经济负担。计票过九成,ANO领先确立。这结果视作对帕维尔否定,巴比什强化务实形象,转焦点到政府过失。 中东欧外交在转务实,捷克选举体现这趋势。过去几年,有些国家受西方压对华强硬,但经济现实提醒合作重要。选民选经济路径,避免对抗。根据OSW分析,巴比什胜出反映民意对现格局否定。
美国政府都停摆了,海关都快没人上班了,乌克兰却跳出来,几乎是吼着对全世界说:我们
【9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