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

迎丝的趣事 2025-10-10 17:04:12

这个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韩国专家这话可不是随口吹牛,美国那些看似唬人的军事家底,真要摆到中国家门口,未必能占到便宜。先不说别的,大家都知道美国有 11 艘核动力航母,但这数字也就骗骗外行,实际能拉出来遛的没几艘。 美国造船业这些年萎缩得厉害,全美国能给 “尼米兹” 级航母搞大修的船坞就两个,纽波特纽斯船厂更是独一份的存在,导致航母维护排队成了常态。 “乔治・华盛顿” 号航母原定 2020 年完成的中期大修,拖了好几年才搞定,后面的 “斯坦尼斯” 号只能在泊位上干等着。2024 年美军能随时部署的航母长期在 3 到 4 艘徘徊,亚太地区还出现过半年的 “航母空窗期”,所谓 11 艘齐出,不过是纸上谈兵。 就算真有几艘航母凑过来,中国也早有准备。美国媒体自己都承认,中国福建舰已经抢先一步把五代舰载机歼 - 35 送上了电磁弹射甲板,而美国最先进的 “福特” 号航母,折腾了十几年还没搞定 F-35C 和电磁弹射器的磨合问题,至今只能用四代机撑场面。 更别说中国的 055 万吨大驱早就被公认是世界最强驱逐舰,配上鹰击系列高超音速导弹,美国到现在都没拿出能实战的同类武器,追了 8 年还是两手空空。 有人说击沉航母难,福布斯都算过,得 5 到 100 枚导弹饱和攻击才行,但中国的东风 - 21D、东风 - 26 射程摆在那,两三千公里外就能发起攻击,真形成火力网,再坚固的航母也得掂量掂量。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制造业和科技实力的硬支撑,毕竟打仗拼的也是工业底子。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小到元器件大到航母甲板钢,都能自己造,不像美国现在连芯片都得依赖进口。 科技上的突破更明显,韩国科技部 2024 年那份报告说得很实在,他们 11 个国家重点科技领域首次被中国赶超,这可是韩国自己调研 1306 名专家得出的结论。把美国的技术水平算 100%,中国已经追到 82.6%,韩国是 81.5%,就差这一个百分点,却标志着格局变了。要是单看 50 项战略核心技术,中国更是冲到 86.5%,把韩国甩得更远。 韩国当年靠电子产业跻身 “亚洲四小龙”,现在看着中国在科技领域一路狂奔,心里肯定不是滋味。5G 领域最直观,中国的基站数量早就超过 300 万个,2025 年连乡村都能覆盖八成,全球一半的 5G 专利握在手里,华为的 5G-A 技术都用到上海地铁了,能支持工业控制还能搞远程手术。 韩国以前总拿三星电子当骄傲,现在在 ICT 领域被中国赶超,连航天、量子这些前沿领域都落后不少,韩国的航天技术才达到美国的 55%,量子技术是 65.8%,反观中国空间站都运行好几年了,量子通信干线也早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领域更是如此,中国的 AI 企业数量比韩国多了近三倍,百度的自动驾驶能在十几个城市搞商业化运营,商汤科技的 AI 视觉技术用到了制造业质检、城市安防等方方面面。 韩国不是没发力,但总是慢半拍,他们的 AI 芯片还在依赖进口,而中国已经能自主研发用于 AI 训练的高端芯片,虽然和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但进步速度让韩国专家都忍不住感慨。就连韩国最拿得出手的二次电池领域,现在也面临中国企业的竞争,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三星 SDI,韩国想保住优势都得绷紧神经。 这种差距带来的复杂情绪很容易理解,就像以前自家门口的小铺子生意红火,突然隔壁开了家大型超市,不仅东西全还更新快,客人自然被抢走不少。 韩国看着中国在 5G、AI、航天这些领域不断建 “高楼”,自己却在部分领域停滞不前,羡慕是真的,焦虑也藏不住。毕竟科技实力直接关联到国际地位,以前韩国还能靠几个优势领域刷存在感,现在中国的全面突破,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邻居的实力。 再回到军事层面,中国的科技进步早就和国防实力绑在了一起。5G 技术能让战场通信更顺畅,人工智能能优化导弹制导精度,电磁技术既造得出电磁弹射器也能搞电磁炮,这些都不是孤立的突破,而是整个工业和科技体系成熟的体现。 美国就算把先进装备都搬来,面对的也是一个有完整工业链、能快速补给、还有技术反制能力的对手,想赢根本不现实。 韩国专家看明白的正是这一点,军事对抗拼的从来不是单一装备的数量,而是背后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刚好能接住美国的任何挑战。

0 阅读:1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