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疫情时对中国一毛不拔,却大方捐美国6亿,如今风光不再。 潘石屹和张欣这对夫妇,曾经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最耀眼的明星。但现在人们提起他们,眼神里更多的是复杂,而不是崇拜。 他们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审判,不如说是一场押错了宝的战略博弈,一场在“中国红利”和“全球资本”之间的失衡游戏,最终输掉了商业帝国,也输光了个人声誉。 他们的财富原产地清清楚楚地刻着两个字:中国。张欣本人就是个传奇,从一个香港纺织厂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的流水线女工,一路奋斗到剑桥大学拿到经济学硕士。这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给予奋斗者的最好礼物。 1995年他们夫妇俩回国创立SOHO中国,一脚踩准了中国城市化狂飙突进的风口。 可以说他们每一次的成功,都和这片土地的脉搏紧密相连。到了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他们已经成了地产界响当当的人物。 可当财富堆积如山时他们却给这些钱选了一个新的“目的地”——美国。这个决定不是猜的,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张欣换了美国国籍,公开说不让孩子接受国内“死板”的教育,然后最重磅的一笔,是给哈佛、耶鲁等名校砸了6个亿。 后来他们的两个儿子果然进了这些学校,这笔被网友嘲讽为“精准扶贫”的捐款,算是把他们的心思给彻底挑明了。这种对“目的地”的慷慨,和对“原产地”的冷漠形成了扎眼的对比。 2020年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国内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们只在网上发了句“武汉加油”。 往前倒2008年汶川地震捐的200万,跟他们当年的利润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这种区别对待让他们在中国社会里,丢掉了最金贵的东西:人心。 SOHO中国的命运,就是创始人战略摇摆的直接后果。起初是“构建”阶段,张欣专注设计,其作品荣膺威尼斯大奖;潘石屹主攻销售。 夫妇二人珠联璧合、默契协作,将商业帝国推向了巅峰。2016年张欣的身家就高达220亿。 但从2014年开始,钟摆就荡向了“清算”那一边。他们开始疯狂甩卖资产,上海外滩SOHO这样的地标说卖就卖,前后套现了差不多300亿。这不是业务调整,这就是一场准备好的资本大撤退。 可他们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的经验,到了美国却完全失灵。投好莱坞电影亏了2000多万美元;买的商业地产,因为远程办公兴起,空得让人心慌;纽约一套豪宅最后亏了200多万美元才卖掉。 创始人在海外屡屡碰壁,留下的SOHO中国也被掏空了。最近的半年报显示亏了近9200万,资金链紧得喘不过气。 更要命的是因为偷逃税被罚了7个多亿,后来连带滞纳金加起来总额超过了20亿。 他们最后的退路也被堵死了。那笔想卖给美国黑石集团的交易最终泡汤,只留下一个股价跌成零头的烂摊子。 潘石屹和张欣的公众形象,就这样从一个励志的“时代榜样”,彻底翻转成了人人皆知的“反面教材”。 他们曾经是白手起家的“中国梦”代言人,但国籍、捐款、套现跑路这些事一出,人设彻底崩塌。 大家给他们贴上了“忘本”、“投机者”的标签。2022年夫妇俩辞掉所有职务,从公众视野里彻底“消失”,算是给这场大戏画上了一个句号。
为什么美国不通过大发绿卡来掠夺东大的人才?因为美国上世纪佛罗里达州有个政策,具
【24评论】【20点赞】
用户15xxx88
越来越像汉J,可惜呀你还披着一身黄皮肤。👅也没👅白
请叫我大米吧
曹先生说夫妻两鬼精鬼精的,为啥把路走绝了[静静吃瓜]狡兔都知道三窟[大哭]
刘俊安
吃里扒外的就不要回来了。
用户16xxx68
看人要看面像,
小无锡 回复 10-10 15:06
潘石屹看上去就是一脸奸相准不是什么好东西。
xingyun_yu幸运
卖国贼,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