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剧照,而是凌福顺烈士牺牲前,敌人为他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被敌人绑在一个十字架上,虽然头发有点凌乱,但是眼神非常坚定,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36年4月25日。 估计好多人听到“凌福顺”这名字,都感觉特别陌生。但我跟你说,这位可是咱们红军队伍里响当当的硬骨头英雄。 凌福顺出生于民国初年,他这辈子打小就没享过一天福,命苦得让人心疼。很小的时候老爹就撒手人寰,他只能跟着母亲方娇四处讨饭,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求口剩饭,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好不容易熬到13岁,连唯一的亲人母亲也因病去世,彻底成了没人管的孤儿,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为了活下去,他啥活都干,上山砍捆柴挑到镇上卖,跟着茶贩子走南闯北跑腿,甚至跑到闽北地界谋生计,啥脏活累活都扛过,把人世间的辛酸尝了个遍。也正因为自己受过太多苦,他打心底里同情那些同样受穷受难的人,总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 20岁那年,为了混口饱饭,凌福顺进了周宁县警察局的常备队当兵。谁也没想到,这地方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碰到了刚从福州求学回来的巡官吴少安,俩人一聊天就特别投缘,简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 后来才知道,吴少安早就是地下党员了,他看出凌福顺心眼实、有正义感,就常跟他讲革命道理,说只有共产党才能让穷人真正当家作主。凌福顺没多久就被吸纳进了党组织,从此踏上了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革命路,这一步算是彻底选对了。 1933年开春,当地要搞武装起义,凌福顺二话不说就投身进去。在闽东特委的领导下,他和战友们一起打土豪筹款买枪慢慢拉起了一支队伍。凌福顺天生一副好身板,身高腿长,大家都叫他“长脚”,打起仗来更是勇猛得没话说,每次冲锋都跑在最前面,跟下山的猛虎似的。 次年,队伍改编成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一支队,他顺理成章当了队长,这时队伍已经发展到80多人,声势越来越大。 那会儿的局势那叫一个凶险,国民党反动派盯得紧,他们一边得死死牵制敌人的兵力,一边还得想办法壮大队伍。但凌福顺脑子特别灵活,从不跟敌人硬拼,经常在山里巧设伏击战。 就说在七仙桥附近,他带着队员埋伏起来,一举截获了敌人一车军用物资,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后来红军主力长征了,敌人更是把他当成眼中钉,调集重兵千方百计要抓他,悬赏令贴得到处都是。 1936年4月5日,凌福顺独自到浦源村摸敌情,没想到行踪被敌人发现了。国民党保安第五团的一个连立马围了上来,插翅难飞的他不幸被捕,关进了周墩城的大牢里。 敌人抓着他跟捡着宝贝似的,又是许官又是利诱,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各种酷刑轮番上阵,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浑身上下没一块好肉,连行刑的凶手都打累了,可他硬是咬紧牙关没吭一声。 就这样被折磨了20天,凌福顺始终坚贞不屈,没吐露半个字的情报。25日那天,穷凶极恶的敌人把他拖到周墩西门外的荒滩上,用酷刑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光是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可这铁打的汉子到最后一刻还在抗争。 敌人本来拍了他受刑的照片想炫耀暴行,没想到反倒成了记录他们凶残和英雄不屈的铁证,他用24岁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叫革命者的骨气,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这不是剧照,而是凌福顺烈士牺牲前,敌人为他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
小小历史查询
2025-10-08 12:45:19
0
阅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