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美贸易,回不去了!很多人以为关税一停,生意就能回到过去。错!现实是,经历了特朗普时代那一套“极限施压”之后,中国企业早就不信美国所谓的承诺。与其等你哪天翻脸,不如早点主动“脱钩”,把供应链安全紧紧握在自己手里。 五月底,美国商务部突然下令,切断对中国C919国产大飞机的关键发动机供应,几乎同一时间,几艘运往中国的美国丙烷油轮半路调头。 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却像照妖镜一样,把中美经贸关系的底色照得清清楚楚,合作的根基早就动摇,信任早被耗光。 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美国就在关税和禁令上反复出招,表面上是算经济账,实际上是在打掉全球合作最重要的东西:稳定的预期。 那几年,中国企业碰到的事太多,货物临时被扣、价格暴涨、合同说黄就黄,经历几次这样的突击后,大家心里有数,跟美国做生意就是坐过山车,风险高得离谱。 到了今年,虽然有关税延缓、部分商品放宽的消息,但国内公司已经改了玩法,优先找更稳、更分散的合作方,关键部件不押在一个供应商身上。 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经济考量,更是防守动作,于是能源和航空两条供应链先后出现“去美化”的现实案例。 能源这边,变化几乎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今年春,美国提高了对中国进口丙烷的税率,七艘满载的油轮中途掉头。 短短几天,阿联酋、加拿大等供应商就接过订单,美国丢掉的不只是这批货的钱,还有未来的市场位置,一旦替代渠道稳定下来,原有合作再想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航空领域,美国本想用断供发动机的方式卡住中国大飞机的生产节奏,但没过几个月,俄罗斯就放话有替代型号。 这意味着,美国原本的技术优势,已经开始转到别人手里,等替代方案正式落地,市场份额就算彻底换人。 这不是单纯的应急能力,而是一种战略转向,不依赖单一来源,不在关键环节留下空档。 能源多元化,提高了进口安全,技术被卡脖子,反而激发了国产研发的紧迫感,过去大家追求成本效率,现在更多考虑可控和可信。 站在全球市场看,美国拿供应链当武器的玩法,正在反噬自己。失去长期合作伙伴,不只是丢掉订单,还会失去多年积累的关系网络。 而这些空缺,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填满,再想抢回来就难了。 中国企业现在的思路很直接:不假设合作永远持续,而是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中断。 短期看成本或许高些,但长期的抗风险能力反而更强。这是在一次次冲击中逼出来的韧性。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清楚,中美贸易的老路走不回去,等着回到从前只会被动,顺应新局、提前布局才是真正的出路。
[微风]中美贸易,回不去了!很多人以为关税一停,生意就能回到过去。错!现实是,经
芸霄记史
2025-10-08 11:46:52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