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俄罗斯正式宣布:梅德韦杰夫计划访问朝鲜,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从这段时间互动来看,俄朝高层互访频,双方还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这说明两国关系密切。 先说说这次访问的分量。朝鲜劳动党建党 80 周年是朝鲜今年的大日子,能受邀出席的都是关系最铁的盟友,梅德韦杰夫作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亲自带队过去,规格比去年朝鲜建国 75 周年时的访问还高。 根据俄朝双方透露的行程,除了参加庆典,梅德韦杰夫还会跟朝鲜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重点聊能源合作和贸易往来 —— 要知道,俄罗斯是能源大国,朝鲜刚好缺石油和天然气,这俩要是能在能源上达成合作,对朝鲜的经济民生来说可是大好事。 其实这两年俄朝高层互访早就成了常态。去年朝鲜最高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不仅去了莫斯科,还专门去了西伯利亚的航天发射场,双方当场敲定了卫星技术合作的意向;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又去了平壤,参观了朝鲜的武器装备展,据说还就军事技术合作聊了不少细节。 最关键的是今年 7 月,两国在平壤正式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条约里明确写着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还承诺 “在对方遭遇外部威胁时提供必要支持”,这可不是普通的友好条约,相当于给两国关系上了 “双保险”。 俄罗斯现在这么积极找朝鲜合作,说到底是被西方制裁逼的。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搞了近 1.2 万项制裁,从能源出口到半导体,从金融交易到航空航天,几乎把俄罗斯的对外经贸渠道堵得差不多了。 俄罗斯的石油虽然还能卖给中国和印度,但欧洲市场丢了,损失不小;半导体更是难题,美国不让其他国家给俄罗斯卖先进芯片,连俄罗斯的汽车厂和家电企业都快断了零部件供应。 而朝鲜虽然也被美国制裁了几十年,但在某些领域有自己的 “绝活”,比如传统制造业和部分军事技术,刚好能跟俄罗斯形成互补。 就拿农产品贸易来说,俄罗斯是小麦出口大国,去年对朝鲜出口了近 50 万吨小麦,帮朝鲜缓解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作为回报,朝鲜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传统手工业产品,比如纺织品和机械零件,这些产品虽然技术含量不算高,但刚好能满足俄罗斯民众的日常需求,而且不受西方制裁影响。 今年上半年,俄朝贸易额已经突破了 3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涨了 40%,照这个速度,年底说不定能冲到 5 亿美元,对两国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能源合作更是双方的 “重头戏”。俄罗斯正在规划一条从西伯利亚到朝鲜的天然气管道,要是建成了,每年能给朝鲜输气 100 亿立方米,不仅能解决朝鲜的居民用气问题,还能支持朝鲜的化肥厂和发电厂运转。 作为交换,朝鲜可能会向俄罗斯出口稀土和矿产资源 —— 朝鲜的稀土储量在全球排前十,而俄罗斯的稀土加工产业刚好需要原材料,这俩合作起来,既能绕开西方制裁,又能各自补全产业链,简直是 “双赢”。 朝鲜这边也需要俄罗斯的支持。美国对朝鲜的制裁比对俄罗斯还严,从粮食到药品,从石油到电子产品,几乎啥都禁运。朝鲜想发展经济,就得找能不受美国影响的合作伙伴,俄罗斯刚好是最佳选择。 比如朝鲜的卫星发射项目,之前一直受技术和零部件限制,去年跟俄罗斯合作后,很快就成功发射了军事侦察卫星;还有朝鲜的电力系统,俄罗斯帮忙升级了几座火电站,让朝鲜的供电稳定性提高了不少,老百姓的生活也跟着改善。 现在国际社会都在关注梅德韦杰夫这次访朝能谈出啥成果。有分析说,双方可能会签一个长期的能源供应协议,还可能在铁路建设上合作 —— 俄罗斯想把西伯利亚的铁路跟朝鲜的铁路连起来,这样俄罗斯的货物就能通过朝鲜,再经中国运到东南亚,比原来走海参崴港口快不少。 对朝鲜来说,这条铁路要是建成了,不仅能收过境费,还能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说到底,俄朝关系这么密切,都是被外部制裁 “逼” 出来的,也是双方战略需求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需要伙伴来打破西方封锁,朝鲜需要支持来应对美国压力,俩国家凑到一起,既能互相帮忙,又能在国际上多一份底气。 梅德韦杰夫这次访朝,不管是出席庆典还是谈合作,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俄朝的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不是说说而已,未来还会在更多领域携手合作,这对美国和西方来说,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 信源:环球网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