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对王曼昱的评价,狠狠戳中了无数人:“对外是猛虎,对内是绵羊”,技术顶尖的她,差的从不是实力,而是那份“管你是谁,我都要赢”的“匪气”。 这多像咱们身边的“老实人”啊:能力够硬,做事靠谱,一到熟人堆里就放不开。怕驳人面子、怕落个“争强好胜”的名声,把“让一步”当礼貌,最后反倒成了别人眼里好拿捏的人。 你看王曼昱打外战那股劲儿,简直让人挪不开眼。去年世乒赛对阵伊藤美诚,对方连续追分把比分咬到9平,她握着球拍的手都没抖一下,反手暴冲直接打穿对手防线,赛后采访时眼神亮得很:“只要站在场上,就没想过输。”可一到内战,尤其是面对孙颖莎、陈梦这些从小一起练球的队友,她那股狠劲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有次全锦赛半决赛,她明明能再快一步抢攻,却犹豫了半秒,被对手抓住机会得分,赛后复盘时她自己也坦言:“看到是熟悉的人,下手总有点软。” 这种“软”不是没原因的。王曼昱从小在省队就被教练夸“懂事”,训练时队友要是动作没学会,她会主动留下来陪练,哪怕自己还有加练任务;队里分宿舍,她总挑朝向差的那间,说“我对睡觉环境没要求”。时间久了,“照顾别人”成了她的习惯,到了赛场上也改不掉——总觉得“都是队友,没必要拼得太凶”,可竞技体育哪有“没必要”?你让一步,对手不会因此手下留情,最后丢了比分、错失冠军,遗憾的还是自己。 就像咱们身边那些职场里的“老实人”,做项目时熬夜改方案、跑现场,功劳却被同事轻飘飘一句“他脾气好,让给我也没事”就抢走;朋友聚会AA制,总有人忘带钱让他先垫,次数多了对方反倒觉得理所当然。这些人不是傻,是把“体面”看得太重,可越这样,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王曼昱之前也吃过这亏,东京奥运她作为P卡选手替补登场,拿了团体冠军,可后续几次内战因为心态问题输了比赛,差点错失世锦赛资格,那段时间她在训练馆练到凌晨,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打球不是请客吃饭,赢才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 后来大家也看到了,她慢慢调整过来,今年WTT新加坡大满贯对阵陈梦,她全程没给对手留任何“情面”,正手进攻、反手相持都拿出了打外战的狠劲,最后4-2赢下比赛时,她握紧拳头喊了一声——那声呐喊里,终于没有了“顾虑”,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其实不管是打球还是过日子,“老实”从来不是缺点,但“过度谦让”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该争的时候就得争,该狠的时候就得狠,这不是“争强好胜”,是对自己的实力负责,也是对努力的尊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勒布伦这句话真的“伤人心”小勒布伦赢了林诗栋后,话里藏着对中国男乒的“挑战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