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名议员想抄近道?对不起,中国原则这条路不容“飙车”! 国际政坛近日上演令人错愕的一幕:以色列72名议员联手搞“外交越狱”,公然跳过中国政府直接联系台湾地区。这种操作好比小区选举时不找业主委员会,反而偷偷联系住户家的保姆要投票权,既荒唐又注定徒劳。 这出政治闹剧,最具讽刺意味的便是其时机。当下以色列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处理国内矛盾、推动和平进程,部分政客却把精力耗费在挑战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上。 仔细分析这批议员的构成更是耐人寻味,既有常年鼓吹对华强硬的极端保守派,也有曾经标榜务实的中立派。这种“跨党派联合行动”暴露的不是政治智慧,而是战略迷茫。 他们似乎忘了,中国不仅是首批承认以色列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更是以色列高科技产业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地之一。 国际社会能正常运转,靠的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联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以白纸黑字写着,明确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该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恪守的坚实外交基石,不容置疑与挑战。 某些议员以为能靠钻空子达成目的,殊不知这种行为就像在足球场上用手打球还要求算分既破坏了游戏规则,也侮辱了其他参赛者。 台湾问题之于中国,好比耶路撒冷问题之于以色列,都是涉及核心利益、不容交易的原则问题。 历史早就证明,任何想在台湾问题上“切香肠”的势力,最终都会切到自己的手指。从1996年台海危机到去年立陶宛的教训,每个试探红线的案例都付出了相应代价。 当今世界确实存在各种问题,但解决的方法并不是开历史倒车。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以规则为根基的多边体系成果卓著,让全球贸易成本大幅削减,降幅高达15%,这套体系就像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司机都满意,但确保了整体交通不瘫痪。中国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在捍卫自身利益,更是在守护这个不让国际社会陷入混乱的“交通灯”。 中国在巴以问题上一贯秉持公正立场,在科技领域向以色列敞开大门,在基建合作中分享经验。这些本应被珍惜的合作成果,却被某些政客当作可以随意冒险的资本。这种思维就像乘客在渡船上凿洞或许以为只会影响他人,实则最终会殃及自身。 回顾国际关系史,类似的“捷径思维”从不鲜见。2012年日本右翼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冒险,导致中日经贸关系多年停滞; 2021年,立陶宛无端在台湾问题上蓄意操弄,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此举致使该国企业遭受重创,痛失价值数亿美元的订单。这些案例都在重复同一个道理:在国际关系的马拉松里,抄近道的人往往最先退赛。 值得玩味的是,这次事件恰好发生在中国推动沙特伊朗和解、成功斡旋多国关系之际。两相对比,哪个才是真正成熟的外交?哪个才能真正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答案不言自明。 这场政治闹剧最可能的结局是,涉事议员在压力下悄悄删除社交媒体贴文,以色列政府重申遵守一个中国政策。 毕竟,理智的政治家都明白中国市场是以色列科技企业最重要的成长空间,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是国际社会最通用的“外交语言”。 参考信源:以色列“窜台”政客必将付出代价 2025-09-24 12:05·枢密院十号
最可恨的是在哈马斯即将灭亡之际又跳出一个严院长亲自去香山论坛去怒怼以色列代表团,
【9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