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政坛,大家早就习惯用“统”与“独”来给人贴标签,好像喊一句“统一”就自动归到同一个阵营,但现实里,这种划分太过粗暴。 郑丽文的路线,说穿了就是一套为了选票的精算。她并不是没谈过统一,但她的表态,总是游走在暧昧边界,时而松口说九二共识已经过时,时而又给人一种仍然“心系两岸”的姿态。 她很懂得用模糊的语言来维持自己的声量:既不真正得罪偏“独”的一方,又能让传统蓝营觉得她没有完全跑掉。 而洪秀柱则完全不同。她的路,更像是一种笃信而且固执的坚守。对她来说,统一不是拿来交换筹码的口头承诺,而是一条不能退让的历史方向。 因而哪怕遭到社会舆论的猛烈攻击,她依然毫不退缩。她不仅在公开场合把态度亮出来,还真刀真枪地推动两岸交流,愿意为信念背负骂名。 其实,差别就出在“信念”和“算计”之间。洪秀柱用行动去证明,她看重的是国民党的历史角色与两岸未来的方向。 而郑丽文则更像是拿“统一”当作一块便利的招牌,什么时候对选票有利就拿出来晃一晃,什么时候情势不对,就模糊化处理。 这件事也提醒大家,不能再图省事,把喊统一的人全放到一个篮子里。因为这样一来,真正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会被掩盖,反而让那些纯粹玩政治语言的人继续得势。 从社会角度看,人们当然希望能找到方向清晰的声音,而不是一堆立场暧昧的说词。喊口号不难,但长期坚持、甚至愿意用个人政治前途来承担代价,那才显得更稀有。 统一这个议题本就复杂,如果大家只看口头表态,不去深究背后的动机,那就会让这个本该严肃的课题,变成一场场政治秀,真心想办事的人反而被嘲笑,被忽视。
国民党政见会惊现“大翻车”!郑丽文一句话,引党内炮轰还失了大陆人心。
【177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