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态度转变 不得不承认,中国真的强大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甚至,特朗普以及财长贝森特在多个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能给个面子,恢复采购大豆。 同时非常期待在第五轮经贸谈判当中能谈妥,从而助力中美关系持续发展,让经济继续增长。 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 这种“放低姿态”哪是什么善意觉醒,分明是关税战烧到自己家门口的无奈之举。特朗普恐怕忘了,2018年是他亲手打响贸易战,对着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可没想着今天要反过来求着买大豆。现在急着喊话,全因美国大豆产业已经快扛不住了。 曾经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能占到60%,中国每进口三吨大豆就有两吨来自美国。可这几年呢?份额一路跌到22%,巴西大豆趁机抢走七成市场,阿根廷还靠着取消出口税,把低价大豆送进中国港口。9月正是美国大豆收获季,往年早该堆满港口的中国订单,今年却挂了“零订单”的牌子,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跌得让农民心头发慌。 最急的是特朗普的票仓——中西部的50万豆农。阿肯色州的豆农多伊尔对着媒体喊,“我们需要自由贸易,关税早该撤了”;北达科他州的彼得森更倒霉,本来想改种玉米避风险,一场大雨耽误了播种,最后种了满田大豆却没买家,只能让10%的土地撂荒。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干脆坐在拖拉机上直播喊话,对着镜头直指特朗普:“中国市场是我们的生计,要行动别空谈!” 这画面多讽刺,当初跟着喊“对华强硬”的农民,现在成了最着急的人。 财长贝森特的处境更尴尬。联合国大会期间,他手机屏幕上的短信被拍个正着,内容满是焦虑:美国刚救助完阿根廷,对方转头就取消谷物出口税,把大豆低价卖给中国,直接砸了美国农民的生意。这短信戳破了真相:美国所谓的“盟友”都在抢中国订单,自己再不低头,连汤都喝不上。贝森特后来公开说“期待谈妥”,与其说是重视中美关系,不如说是怕农民的怨气冲垮了政局。 要知道,第五轮经贸谈判早就不是第一次谈了。前几轮美国还端着架子,要求中国全盘接受他们的条款,可现在形势彻底反过来。中国不仅找到了巴西、阿根廷这些替代供应商,还在优化饲料配比、提升本土大豆产能,一步步降低对外依赖。美国农业部算过账,要是11月前拿不到中国订单,今年大豆对华销售损失得有1400万到1600万吨,这窟窿根本补不上。 更打脸的是,美国大豆产业早就跟政府唱反调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的张晓平直言,豆农们从来就不赞成关税,觉得这是“人为的打扰”。他们清楚,中国市场丢了容易,找回来难——巴西用了五年就坐稳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的位置,美国想抢回来,光靠喊“给个面子”可没用。 特朗普嘴上说“助力中美关系”,心里打的全是算盘。农民的选票要保,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工巨头的利益要顾,唯独没算到中国会这么快站稳脚跟。所谓的态度转变,不过是利益驱动下的权宜之计:大豆卖不出去了就求采购,经贸谈判卡壳了就说“期待合作”,哪天自己占了便宜,指不定又要翻脸。 这种掺杂着算计的“示好”,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尊重。中国愿意谈,是出于对经贸合作的重视,但绝不会因为谁“求着买大豆”就妥协。毕竟,主动权从来不是求来的,是靠多元化布局和自身实力挣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对中国态度转变 不得不承认,中国真的强大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转
曼彤说世界
2025-10-06 14:20:40
0
阅读:90
一切kaixinjiuhao
长得丑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