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中将马克·赫特林勇敢地对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提出了挑战,他表示,他们并非任人摆布的私人跟班,对于那些不合法的命令,他们坚决不会执行。 美军中将马克・赫特林对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的公开叫板,堪称五角大楼近年来最戏剧性的权力博弈。 这位从步兵排长干起的 37 年老兵,在伊拉克摩苏尔的废墟中指挥过装甲洪流,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的沙漠里协调过特种部队,退休前更是欧洲陆军的 “一把手”,如今却在职业生涯末期上演了一场现实版《将军的荣耀》。要理解这场 “以下克上” 的深层逻辑,必须把镜头拉远,看看美国军方正在经历的三重撕裂。 首先是价值观的撕裂。赫格塞斯上任后搞的那套 “勇士文化” 改革,堪称军事管理的 “特朗普化”。他要求将军们每天做 100 个俯卧撑,禁止蓄须,把多元化政策斥为 “娘炮文化”,甚至放话要把芝加哥、洛杉矶这些民主党控制的城市变成 “军队训练场”。 这种将军队工具化的做法,直接触怒了赫特林这类职业军人的底线。要知道,美军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干预军队事件,莫过于 1951 年杜鲁门解除麦克阿瑟职务,但那好歹是因为战场指挥分歧。 而赫格塞斯现在干的,是要把军队变成共和党打击政敌的棍棒,这让经历过冷战的赫特林怎能不拍桌子? 更要命的是指挥体系的撕裂。赫格塞斯这个国防部长当得堪称 “三无产品”—— 无实战经验、无军界人脉、无战略眼光。 他在福克斯新闻当评论员时练就的那套煽动性话术,在五角大楼的作战室里根本行不通。今年 9 月那场召集近千名将领的大会,赫格塞斯在台上唾沫横飞地讲了 50 分钟,底下的四星上将们却集体 “用脚投票”—— 会后不到一周,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布西尔上将就以 “家庭原因” 辞职。 这位掌握美国三分之二战略核力量的上将,临走前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靠意志打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话与其说是吐槽特朗普的 “精神胜利法”,不如说是对赫格塞斯军事外行的无声抗议。 最致命的是法律体系的撕裂。赫特林搬出的 “不合法命令可以拒绝执行” 这一原则,可不是他个人的发明创造。早在 2017 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前司令罗伯特・凯勒就曾在国会作证时明确表示:“如果总统的核打击命令违反国际法,军方有权拒绝执行。” 这种 “军事必要原则” 在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第 92 条里写得清清楚楚。而赫格塞斯最近搞的那些幺蛾子,比如让国民警卫队在华盛顿街头持枪巡逻,已经被 17 个州的检察长联名起诉违宪。 赫特林此时站出来,与其说是个人英雄主义,不如说是整个美军职业军官团对政治干预的集体反弹。 这场权力博弈的背后,其实是军工复合体的暗流涌动。赫格塞斯上任后推动的 1 万亿美元国防预算,表面上是 “重建美军”,实际上是给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些军工巨头送钱。 他力主的 “哨兵” 洲际导弹项目,成本已经超支 300%,但因为涉及数千个就业岗位和数十亿美元利润,国会愣是没人敢叫停。赫特林这种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领,太清楚这些 “烧钱游戏” 对真正战斗力的伤害了。 当年他在伊拉克指挥装甲旅时,一辆 M1A1 坦克的维护成本高达每天 2 万美元,而现在赫格塞斯要把这些钱砸在永远飞不上天的 “下一代战斗机” 模型上,换谁能不心疼? 更讽刺的是,赫格塞斯的改革正在摧毁美军最宝贵的软实力。过去 20 年,美军在全球推行的 “军事革命”,核心是信息化和联合作战能力。 而赫格塞斯现在搞的那些体能测试、仪容管理,简直是把军队拉回到 19 世纪的普鲁士模式。当中国军队在南海部署反舰弹道导弹时,赫格塞斯却在纠结将军们的胡子长度,这种战略短视让赫特林这类老兵心急如焚。 要知道,美军在中东的惨败已经证明,光靠肌肉和武器是打不赢现代战争的,而赫格塞斯正在把美军变成一支 “强大但无用” 的军队。 这场博弈的结局,很可能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双输。赫格塞斯的改革已经引发超过 200 名将军联名反对,而赫特林的公开叫板也让他成为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钉。 更严重的是,这种内耗正在削弱美军的全球威慑力。当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展示高超音速武器时,美军却在为能不能蓄胡子吵得不可开交,这种反差堪称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战略失误。赫特林的挑战,本质上是对 “军队究竟该为谁而战” 这一根本问题的叩问,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美国在 21 世纪的命运。
美军中将马克·赫特林勇敢地对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提出了挑战,他表示,他们并非任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06 11:31: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