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又划红线,警告欧洲别惹俄罗斯,欧洲与俄罗斯的冲突风险加剧 来源:环球

烁耀中原 2025-10-04 23:12:06

梅德韦杰夫又划红线,警告欧洲别惹俄罗斯,欧洲与俄罗斯的冲突风险加剧 来源:环球前言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再次向西方发出尖锐的核警告,声称一旦战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引发全球性毁灭。 这番言论于2025年9月底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强调欧洲根本无力承担与俄罗斯开战的代价。 梅德韦杰夫指出,冲突可能升级为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争,并称北约国家正在寻找借口试图入侵俄罗斯。 这种表态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的警告相呼应,暗示俄罗斯可能采取决定性反击。 梅德韦杰夫的警告并非孤立事件,是俄罗斯核威慑战略的延续。 2024年,普京签署的新版核威慑政策明确列举了六种可能触发核反击的情况,包括俄盟国遭受侵略或敌方发动大规模空天进攻。 该政策通过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将常规冲突与核升级直接关联,迫使西方在援助乌克兰时权衡战争升级的风险。 俄罗斯拥有约4309枚军用核弹头,其“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和“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已具备全球打击能力。 被点名的四个国家各代表俄罗斯的不同战略关切。 乌克兰作为直接冲突方,是核威慑的首要目标;德国和英国被视为欧洲支持乌克兰的主要力量;美国则是北约的主导者和俄罗斯长期博弈的对手。 梅德韦杰夫曾用“布鲁塞尔芽菜”和“英式炸鱼薯条”比喻欧洲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被动地位,暗示其命运由大国决定。 这种言论旨在瓦解西方联盟的统一战线。 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警告反应不一。 德国外交部長曾呼吁考虑将防空系统从希腊和西班牙调往北约东翼,波兰全国防空系统进入24小时警戒状态。 北约宣布启动联合防空演习,计划调动30个国家超过10万兵力,演练应对核打击后的城市救援与军事反击。 欧洲内部存在明显分歧,德国民调显示高达57.8%的受访者反对本国发展核武器,52.7%的人反对美国在德部署战术核武器。 经济领域的对抗也在加剧。 梅德韦杰夫在9月警告,任何试图没收俄资产的欧洲国家都将遭到追究。 此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可能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乌克兰提供赔偿贷款。 俄罗斯回应称将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在所有国际及国内法庭追究欧洲国家的责任。 这种经济战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困境,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因局势紧张而飙升。 俄罗斯的核警告与其常规军力劣势密切相关。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年报告显示,北约军费总和达到俄罗斯的15倍。 这种实力悬殊促使莫斯科倚重核威慑战略,其思路承袭自苏联时期军事学说,旨在通过展示毁灭性打击能力遏制对手的军事冒险。 梅德韦杰夫曾直言俄罗斯历史上从未也永远不会输掉任何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核盾牌确保了这一铁律。 国际社会对梅德韦杰夫的言论表示严重关切。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强调任何形式的核威胁都违背《联合国宪章》宗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谴责将平民集中的国家纳入核打击范围违反国际法。 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核讹诈,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芬兰加入北约后,波罗的海地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梅德韦杰夫指责芬兰“与纳粹德国同样有罪”,并要求其支付二战赔偿。 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伊斯坎德尔导弹、S-400防空系统和战术核武器,该地区至少48件核战斗部被秘密部署。 俄军西部军区前司令透露,加里宁格勒的导弹发射按钮直接与克里姆林宫的核手提箱相连。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模拟了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核战争场景。 结果显示,在袭击开始的45分钟内,双方死亡人数可能达到8530万,并产生两倍的受伤者。 全球生态将面临“核冬天”威胁,人类文明可能崩溃。 这种毁灭性后果凸显了核战争的高风险性。 言辞激烈,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主动发动核战争的可能性极低。 国内民众的反对声音和国际社会的制裁压力让这一选项难以实现。 梅德韦杰夫本人也强调核战争意味着人类终结,俄罗斯的真正目的是避免灾难而非发动灾难。 这种示强又降温的表述反映了俄罗斯核战略的双重性:通过极限施压争取谈判筹码,同时为避免失控留下回旋空间。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7

猜你喜欢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