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台海统一的压力测试基本已经完成,美国几乎已经打出所有牌,如果这次关税战顺利结束,中国将完全没有限制,根本不需要动武,直接用法律对台独分子进行裁决,一个个抓起来,所有与台独有关的产业都必须割离或受到制裁。 从2005年出台的《反分裂国家法》到近年来不断细化升级,大陆用最冷硬的方式亮明红线,告诉所有人分裂国家必将受到最严厉的追惩,那些过去敢肆无忌惮高喊“两国论”的政客,如今每一句话、每一笔资金流都可能触发法律雷霆。 凡是介入分裂活动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不仅要失去大陆市场还可能面临跨境追责,这个尺度已经让许多台湾企业不敢再玩“两边讨好”的小算盘,以往吃着大陆的饭还暗暗投钱给“台独”的故事如今彻底走不通。 经济上大陆同样精准地捏住台独的喉咙,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而大陆长期是最大市场,光2022年顺差就超过1500亿美元,但当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优惠自然收紧,关键工业产品关税优惠中止,农产品大规模被暂停进口,更重要的是大陆在释放信号,只要切割“台独”,市场依然敞开,这种明牌逼迫台湾企业和民众面对现实,如果要活就得认清和谁合作才有未来。 反观美国,手中的牌几乎都打完了,军售有了关税战也上了,国际场合刷存在感没少,可中国挺住了压力,制造业升级,新能源等产业快速崛起,美国设想的困境反倒没出现,台湾在他们眼里从牌桌上的筹码慢慢变成难以收拾的负担,在所谓“战略清晰”与“战略模糊”来回摇摆。 这一切让台海局势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大陆没有急于“亮剑”,而是用法律和经济耐心织网外加定期军演保持高压,军事威慑稳住底线,法律和经济慢慢把生存空间压缩到极限,这样的打法看似缓慢却层层递进,效果反倒比一场仓促的冲突更深远。 它不仅改变了岛内政治和经济格局,也改变了外部观察者对台海的理解,他们开始意识到,岛内那些所谓的声势或许只是泡沫,真正决定局势走向的是大陆制定的规则。 如今台海问题仍未走到尽头,但形势已经十分清楚,台独越来越像困兽,他们能选择的路越来越窄,美国的手段越用越吃力,而大陆的态度却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沉稳。
赵少康又说了一通让人匪夷所思、气愤不已的话!赵少康说:我不是统派更不是支持统一
【86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