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开慧烈士的遗书:“我死不足惜,愿润之早日革命成功!”女中豪杰,铁骨铮铮,当

义气先义 2025-10-04 00:09:36

这是杨开慧烈士的遗书:“我死不足惜,愿润之早日革命成功!”女中豪杰,铁骨铮铮,当时的她只要写一张和主席断绝关系的公开信,就可以回家享受安逸的生活。可是她断然拒绝,作为革命伴侣,就要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就要有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 说起杨开慧这个人,总让人觉得她那股子劲头儿特别接地气,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英雄形象,而是像身边一个普通女人,却在关键时候顶住了天大的压力。1901年11月6日,她出生在湖南长沙县板仓乡,那地方现在叫开慧乡,本来就是个小村子,家里条件不算差,因为她爸杨昌济是当时有名的教育家,在长沙第一师范教书,还去过北京大学当教授。杨昌济这人学问深,教书育人特别注重实际,他带杨开慧从小就接触书本和时事,不是死读书那种。杨开慧小时候上的是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1913年随爸妈搬到长沙城里,她进了周南女校,那时候女校里不少进步学生,她也跟着沾光,慢慢接触新思想。1918年,杨昌济带她去北京见见世面,结果杨昌济1920年就病逝了,杨开慧只好回湖南,进了福湘女中继续念书。这段经历让她早早开了眼界,不再是闺阁小姐的模样。 杨开慧跟毛泽东的缘分挺早的,1918年在北京第一次见面,那时候毛泽东是她爸的学生,两人通过家书保持联系,杨开慧对他的想法印象深。1920年,她正式跟毛泽东结婚,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那年她才19岁,婚后没多久就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入党,开始干起地下工作。在中共湘区委,她负责机要和联络,帮着传递情报,组织妇女活动。1923到1927年,她跟着毛泽东到处跑,上海、韶山、武汉,都留下了她的身影。那时候大革命风起云涌,她帮着办识字班,联络工人农民,家里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毛岸英1922年生,二儿子毛岸青1923年,三儿子毛岸龙1927年。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上井冈山,杨开慧带着孩子回板仓老家避风头。她把家当成联络点,藏文件、接同志,表面上是个农村媳妇,实际上一有动静就行动。板仓那地方偏僻,她白天操持家务,晚上整理资料,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她咬牙坚持下来。 国民党那边对共产党盯得死死的,1930年10月,毛泽东带红军第二次打长沙,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慌了神,下令抓捕家属泄愤。10月24日,杨开慧在家乡板仓被抓,当时她正带着孩子过日子,特务冲进来就把她绑了,押到长沙陆军监狱。从抓到关进去,她就知道大事不妙。何键这人手黑,抓了她后开始审讯,想从她嘴里撬出情报。国民党当时社会压力不小,因为杨开慧爸杨昌济在教育界名气大,他的老朋友蔡元培、章士钊,还有长沙学界工商界一帮人联名写信给国民政府,要求放人。蒋介石在南京也掂量了半天,最后听了杨永泰的建议,给出个条件:只要杨开慧公开声明脱离共产党,跟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以后不干革命,就放她回家过普通日子。这条件听着简单,签个字就能见儿子、回老家,搁谁都动心。何键手下反复劝,说这是最低底线,蒋介石都点了头。 可杨开慧没松口。她在监狱里挨了不少打,国民党用尽手段,皮鞭、杠子压腿,什么都来,但她就是不签那张纸。那些审讯的人,包括李琼、何键的副手,一个个凶神恶煞,许诺放人团圆,她摇头拒绝。父亲的老朋友还去探监,带吃的劝她假装答应,先出去再说,共产党那边也不会怪她。可她还是顶住,说身为党员,就得守住底线,苟且偷生没意思。这事儿传开,长沙各界更闹腾,联名信雪片飞,国民党顶不住舆论,但何键铁了心,怕放人以后麻烦更大。结果,他对外谎称已经处决了,回信蔡元培他们敷衍过去,实际拖到11月14日中午,下令秘密枪决。刽子手是姚楚忠,这人后来1970年坦白了全过程,枪打中了,杨开慧没马上死,下午又补了一枪,尸体扔在长沙识字岭上,暴尸三天,任野狗啃。29岁,就这么没了。 杨开慧的遗言是“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话说出来,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倔强。消息传到江西苏区,毛泽东看到报纸,手都抖了,给杨家写信,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还寄钱让立碑,以儿子们名义建墓。她的三个儿子当时年纪小,大儿子毛岸英8岁,被转到上海舅舅家,二儿子毛岸青和三儿子毛岸龙分散在亲友那儿,长大后都投身国家建设。毛岸英1936年去苏联念书,1941年回国,在延安干生产,1950年抗美援朝时牺牲,才28岁。毛岸青留在国内,当翻译,身体不好但一直工作到晚年。毛岸龙小时候在乡下长大,1951年被找到带回北京,后来搞水利,一辈子没闲着。

0 阅读:9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