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称,特朗普是故意让美国政府关门大吉,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法政变“。 2

绝世剑王 2025-10-03 18:47:58

美国媒体称,特朗普是故意让美国政府关门大吉,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法政变“。 2025年10月1日零时,美国联邦政府在间隔七年后再次陷入停摆困境, 这一局面的直接导火索是国会参议院先后否决了两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提案。依据美国财政制度,每当新财年交替之时,参众两院必须通过专项拨款法案和临时拨款法案,才能确保政府各项职能平稳运转。 但在本年度,两党在医保补贴发放标准、财政支出优先顺序排列等关键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陷入了长时间的僵持对抗。 不过,仔细梳理事件的时间线,便能发现其中暗藏的刻意痕迹:9月下旬,国会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休会状态,这一安排直接将预算谈判的有效时间窗口压缩到了最后两三天;众议院虽然通过了共和党提出的法案版本,但该法案提交至参议院后,由于民主党发起 “冗长辩论” 这一程序性阻挠手段,最终因未能达到60票的通过门槛而搁置. 耐人寻味的是,白宫早在9月25日就已向各政府机构发布指令,要求着手筹备 “裁员” 工作,而非以往政府停摆时普遍采用的常规无薪休假模式。 特朗普在停摆发生前更是毫不掩饰地表示,“停摆或许能带来不少好处”,甚至宣称要推动 “不可逆转的变革”,这番言论撕碎了其 “被动应对停摆” 的伪装。 在政府正式停摆后,不少美国媒体指出这次停摆是特朗普 “精心策划” 的结果。 因为,9月的大部分时间里,白宫对国会的休会状态采取放任态度,直到预算谈判进入倒计时阶段,才突然抛出附带大量保守派诉求的法案。 这种 “故意制造最后期限压力,而非主动解决问题” 的策略,与2018年特朗普为推进边境墙建设、蓄意引发长达35天政府停摆的手段几乎一致。 以往政府停摆时,相关部门大多采用 “非必要岗位人员无薪休假” 的应对方式,而此次白宫却强制要求各机构启动裁员筹备工作,有的部门甚至提前拟定好了解雇人员名单。 这种操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应对临时停摆的应急范畴,其本质是借助停摆的契机推进联邦机构 “瘦身计划”,而这一目标正是共和党长期以来倡导,但始终难以通过正常程序实现的诉求。 正如《联邦新闻网》所评论的,此举不仅是向国会施压的手段,更是对美国政府现有结构的性干预。 特朗普在9月30日的公开表态,也证明其刻意策划停摆,他表示:“我们并非有意让政府关门,但不得不承认,关门能带来不少益处。” 这种 主动暴露真实动机 的言论,与特朗普随后将停摆责任推给民主党的表态形成了鲜明反差,反而坐实了其 “主动寻求停摆” 的真实意图。 有美国媒体将此次政府停摆定义为 “合法政变”,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美国预算制度的设计初衷,本是通过 “国会掌握财政拨款权” 来实现对行政部门的制衡。 但特朗普通过刻意制造停摆危机,将自己塑造成 “唯一有能力解决危机” 的角色:一方面,他以裁员相要挟,甚至冻结经济数据发布,蓄意制造社会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不断指责国会 “履职无能”,暗中强化行政部门的主导权。 这种 “先破坏现有制度平衡,再趁机夺取权力” 的手段,说是 “合法政变” 并不为过。 政府停摆的破坏性已经显现,约有75万名联邦雇员面临无薪休假的困境,每周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70亿美元,食品券发放、住房补贴等政策也将陷入停滞。 若停摆状态持续超过两周,航班延误、药品审批流程停滞等问题将集中爆发,届时舆论压力很可能会迫使民主党在谈判中做出让步。 美国政府此次停摆危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财政困境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自 1980 年至今,美国已经先后发生了多次政府停摆,累计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美元,并且呈现出 “发生频率不断加快、造成代价持续上升” 的趋势。 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制度沦为两党工具。原本应当通过理性审议来确定政府支出方向的专项拨款法案,变成了两党附加诉求的载体;临时拨款法案也从应对财政紧急情况的 应急补丁,变成了保障政府运转的 常规手段。 二是,两党之争吞噬协商妥协空间。当前共和党在参议院占据 53 个席位,但根据参议院的议事规则,法案通过需要获得 60 票支持。这就导致一旦有分歧,法案必定难以通过。 此处政府停摆中, 75万名面临生计危机的无薪雇员、数百万因医保问题陷入焦虑的家庭,终究只是两党之争中的无辜受害者。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绝世剑王

绝世剑王

绝世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