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不寻常信号!俄从中国进口汽油,38%炼油产能被毁,乌克兰找到对俄最致命打击招数。 要知道,这可是向来以“油比水便宜”闻名的国家,以前谁去俄罗斯都得念叨两句当地油价有多实惠,可现在不光汽油价格蹭蹭往上涨,好多地方还闹起了短缺,加油站前排起长队成了常事儿,这光景真是打冲突以来头一回见。 俄罗斯塔斯社和卫星网都明说了,这是他们首次承认面临这么严峻的燃料危机,而且主要就卡在汽油上,这信号实在太不寻常了。 其实说到底,这都是乌克兰憋出来的狠招给闹的。自2025年8月起,乌克兰突然调转了袭击方向,不再光是盯着前线的军火库和指挥部,反而把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的炼油厂,专挑那些跟民生、战争潜力直接挂钩的能源设施下手。 这思路可比之前刁钻多了,以前的打击顶多算“挠痒痒”,现在直接奔着“打七寸”去了——燃料是战争的血液,炼油厂就是造血的心脏,把这儿打瘫了,前线的坦克、战机就得趴窝,老百姓的日常出行也得受影响,时间一长,不光战争打不动,国内的人心也容易晃。 乌克兰这波打击可不是瞎打,全是精准的系统性攻击。短短两个多月里,他们对着俄罗斯17家炼油厂来了27次精准打击,直接把将近8000万吨的年产能炸得瘫痪了,这差不多占到俄罗斯全国炼油总产能的三分之一,眼看着就往四成上靠了。 就说伏尔加格勒那家炼油厂吧,那可是俄罗斯南部最大的燃油基地之一,一年能加工1500多万吨原油,占全国产能的5.6%,前线俄军的航空燃料好多都从这儿来,结果9月中旬被乌克兰无人机炸得彻底停产,直接让俄军后勤保障效率掉了10%到15%。 更狠的是乌克兰还敢打远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萨拉瓦特石油化工厂,离乌克兰边境快1500公里了,照样被无人机端了,这家厂不光产汽油,还是俄罗斯液体火箭燃料的主要来源,炸了这儿等于连军工燃料都给断了一块。 还有西北部的基里希炼油厂、萨拉托夫州的炼油厂,接二连三被炸,火光冲天的照片在网上传得满天飞,俄罗斯媒体自己都承认,汽油批发量跌到了两年最低,圣彼得堡交易所一天的汽油总销量才27700吨,比之前少了近两成。 能把打击范围铺这么开、这么准,背后少不了美西方的影子。特朗普政府早就松口了,同意给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专门帮他们锁定俄罗斯境内的能源设施,甚至还在琢磨给“战斧”巡航导弹这类能打1000公里的重家伙。 泽连斯基自己都直言不讳,说袭击俄能源设施得到了特朗普的“直接支持”,有了这层后盾,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跟长了眼睛似的,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根本防不过来——9月底那回,俄罗斯一天拦截了102架无人机,可照样有漏网的炸中了炼油厂。 这波打击的效果立竿见影,俄罗斯国内先乱了。以前街头加油站随便加,现在得排好几个小时的队,汽油价格一年涨了50%,创下了纪录。为了保国内供应,俄罗斯只能先把汽油出口给禁了,连柴油都得优先内销,可就算这样还是不够用。 俄罗斯也不是没想着防,主要的炼油厂都加装了铁丝网,还升级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可这些招数在不间断的无人机袭击面前根本不管用。铁丝网拦不住低空飞的无人机,监控系统就算发现了,等反应过来爆炸都已经发生了。 实在没辙,俄罗斯只能放下身段,开始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汽油,为了让进口燃料便宜点,干脆直接取消了汽油关税——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以前都是别人求着买俄罗斯的油,现在反过来求着别人卖油,这份窘迫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情况有多危急。 其实仔细琢磨,乌克兰这招真的打到了俄罗斯的致命软肋。俄罗斯军事实力强,正面硬刚很难赢,但炼油厂这种基础设施偏偏是“软肚子”——面积大、防护弱,一旦被炸,重建起来既费钱又费时间。 而且这招特别狠的地方在于“非对称”,乌克兰不用跟俄军拼坦克飞机,就用成本低的无人机,花小钱就能办大事,反观俄罗斯,要么花钱加强防护,要么花钱进口燃料,怎么算都是亏。 现在的局面就是,乌克兰握着这招打个不停,美西方的武器和情报还在源源不断送过来,俄罗斯的炼油产能一天没恢复,燃料危机就一天缓解不了。 从中国进口汽油顶多是临时救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毕竟中国的汽油出口量有限,而且长途运输成本不低,长期依赖进口根本不现实。说到底,乌克兰这招算是找对了路,不跟俄罗斯硬碰硬,专挑最疼的地方打。 炼油厂一炸,军事、民生、财政全受影响,这比炸十个军火库都管用。俄罗斯现在被迫进口汽油,就是最明显的信号——这波打击是真的疼到骨子里了,而且短时间内根本缓不过来。 接下来就看俄罗斯能不能快速修复炼油厂,要是修复的速度赶不上被炸的速度,那燃料危机只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别说支撑战争了,能不能稳住国内局面都是个问题。
如果以2021年美国军力100计算:俄乌战争前,美国100,俄罗斯60,中国5
【159评论】【1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