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搭建“图形与几何”的思维阶梯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教

特级钱守旺云 2025-10-03 09:48:56

教材:搭建“图形与几何”的思维阶梯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教材是助力学生叩开知识大门、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以三年级上册涉及线段、射线、直线与角的内容为例,其编排处处彰显着对知识逻辑与学生素养发展的深度考量。 知识的学习并非孤立存在,教材格外注重梳理内在逻辑,助力学生构建完整体系。学习线段时,先引导学生感知它“有长度、两个端点”等本质特征,再将其与射线、直线对比——射线仅有一个端点且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则无端点且向两端无限延伸,在对比中,线段的特质愈发清晰。而角的认识,也从射线出发,明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一概念,同时关联射线与角的生成,还逐步细化角的分类,让学生从零散的概念记忆,走向对知识关联的深度理解。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教材依托生活实例,助力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学习线段、射线、直线时,“拉紧的线”“绷紧的弦”“光束”等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成为学生观察与想象的起点,他们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数学的线,再通过想象线段的延伸,自然过渡到射线、直线的认识,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被大大降低。角的学习同样如此,“剪刀的开合”“钟表指针的转动”“三角尺的形状”等生活实物,引导学生经历从实物到角的抽象过程,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此外,教材还通过尺规作图,培育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比较线段长短时,先是让学生用圆规直观比较,当点B在点D左侧,直观得出AB<CD;接着引导学生想象点B与点D重合或在右侧的情况,推动学生从直观操作向抽象推理进阶;“做一做”环节里,用圆规作与已知线段等长的线段,更是巩固了尺规作图的方法与逻辑。同时,“折叠”“拼摆”“制作学具”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操作经验转化为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这样的教材编排,精准呼应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为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搭建起坚实的阶梯。

0 阅读:1
特级钱守旺云

特级钱守旺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