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ATP1000上海网球大师赛现场,46岁的谢某某酒后持续尖叫喧哗,多次干扰比赛导致暂停,面对安保劝阻还亮证件挑衅,最终被强制带离并遭行政处罚。这起事件不仅引发网友对观赛礼仪的热议,更暴露了部分人对“公共场所规则”的认知缺失。本文结合事件细节、法律依据和网友观点,聊聊“文明观赛”到底不是小事。 一、现场有多离谱?喝酒撒泼还亮证件挑衅 国庆当天的上海旗忠网球中心,本是网球爱好者的狂欢场,意大利球员贝雷蒂尼的比赛却被硬生生搅黄了好几次。46岁的谢某某喝了酒,在看台上没完没了地尖叫,还对着几米外的安保人员做挑衅动作,甚至掏出身份证和护照挥舞,声称安保没权管她。 更让人唏嘘的是,她身边跟着的小男孩一直劝她,可她完全没听进去。周围观众忍无可忍上前劝阻,反倒被她用外语辱骂。直到比赛被迫中断,多次劝阻无效的安保人员才动手将她控制,最终抬出了看台——现场观众当场拍手叫好。 当晚,上海警方就发了通报:谢某某因严重扰乱赛场秩序,已被依法行政处罚。赛事方也紧急重申观赛礼仪,明确要求“回合中请保持安静”“服从现场指引”。 二、法律不手软:撒泼不仅丢面子,还得受处罚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喊几声吗?至于罚钱拘留?”但法律早就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这可不是“小事”,而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 (一)行政处罚一点不冤 警方对谢某某的处罚,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这条法律明确规定,扰乱车站、公园、赛场等公共场所秩序,致使正常活动不能进行的,轻则警告、罚200元以下,重则处5到10天拘留,还能加罚500元。 谢某某的行为完全踩中了“情节较重”的标准:不仅持续喧哗,还导致比赛暂停,劝阻后更是挑衅对抗,已经严重影响了赛场秩序和近万名观众的观赛体验。警方的处罚既是依规办事,也是给所有观众敲警钟。 (二)再闹大点可能触刑法 千万别以为“最多罚点钱”,要是闹得更严重,可能还会触犯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导致活动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最高能判7年有期徒刑。 虽然这次谢某某是单独闹事,但要是有多人起哄跟风,或者她的行为导致赛事取消、球员受伤等严重后果,就不是“行政处罚”能了结的了。法律对公共场所秩序的保护,可比我们想的严格多了。 三、网友吵翻了:是个人素质问题还是文化缺失? 事件一发酵,评论区直接分成了几派,观点那叫一个鲜明。 支持处罚派:干得漂亮,就该这么管! 不少网友直呼“大快人心”,认为赛事方处理得“稳准狠”。有球迷说:“花钱买票是来看比赛的,不是看她撒泼的!赛事方就该有这态度,不能让少数人毁了所有人的体验”。还有人补刀:“真以为有护照就特殊了?在国内公共场所,谁都得守规矩”。 反思礼仪派:观赛文明真得好好补补课 另一批网友把话题引向了观赛礼仪。有人拿中网的乱象举例:“不止网球,好多赛事都有这种问题,进球就乱喊、球员发球还闪光灯,说白了就是不懂规矩”。其实赛事方早就明确了礼仪规范,比如“回合中保持安静”“手机调静音”,但总有人不当回事。国家体育总局之前也提过,得靠“规则+教育”引导文明观赛,看来确实得下功夫。 反对贴标签派:别让个人行为抹黑群体 也有网友觉得“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对。有人反驳:“这就是个别人酒后失态,跟‘中国球迷素养’没关系,上海大师赛办了这么多年,大多球迷都很懂规矩”。还有人说:“不能因为她一个人,就否定所有中国观众,别被带了节奏”。 结论:你的“自由”,不能建立在别人的“不爽”上 谢某某的遭遇说白了就是“活该”——喝酒不是借口,有证件更不是特权,公共场所的规则从来都是“底线”而非“束缚”。上海大师赛作为亚洲顶级赛事,每年吸引几十万观众,要的是“为球员加油”的热情,不是“干扰比赛”的任性。 但这事也该让我们所有人想想:看演唱会、球赛、话剧时,你真的懂“规矩”吗?手机静音、不随意喧哗,这些小事难吗?而对于赛事方,除了事后处罚,赛前的礼仪提醒是不是能更到位? 最后想问大家:你在观赛时遇到过哪些不文明行为?对于这种“撒泼遭罚”的情况,你觉得处罚轻了还是重了?来评论区聊聊
10月1日,ATP1000上海网球大师赛现场,46岁的谢某某酒后持续尖叫喧哗,多
笔尖下说法
2025-10-02 14:00:20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