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超级大国的衰落需要两百年?历史告诉你,利益集团的疯狂繁殖,三十年就足够掏空一个帝国的根基。
看看美国这四十年走过的路,就像观看一场精心策划的盗窃案。从里根时代开始,罗斯福新政为公共利益设置的防线被系统性拆除,监管的枷锁被砸碎,税收的天平急剧倾向顶层。这不是简单的政策转向,而是一次权力与财富的定向转移,一场合法化的制度掏空。所谓的“涓滴经济学”最终被证明是财富逆流的管道,中产阶层的收入停滞与顶尖富豪的资产飙升形成刺眼对比,国家财富的蓄水池出现了裂缝,水不断流向少数人的私库。
军工复合体、华尔街巨头、科技寡头、医药集团——这些盘踞在华盛顿的现代门阀,早已将国家机器转化为他们的提款机。政治献金与游说活动编织成一张金权交换的网络,国会山的立法议程不再服务于选民,而是精心校准的利益分配方案。军费开支如脱缰野马,背后是战争经济的巨大惯性;金融危机后的救市政策精准托底大资本,而普通家庭的债务窟窿却无人填补;医保价格一路飙升,制药公司享受着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这种系统性偏袒,使得国家活力被慢性抽干,社会韧性不断磨损。
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罗马帝国晚期,大地主阶层不断兼并土地,免税特权侵蚀税基,最终导致军队无饷可支、边疆无力防守。奥斯曼土耳其的蒂玛尔制度崩坏后,地方权贵将军事采邑变为世袭私产,帝国动员能力瓦解。这些帝国并非亡于外敌,而是溃于内部的利益集团蛀蚀。美国今日的政治极化、社会撕裂、基础设施老化、创新能力相对下滑,无不是资源错配与制度腐败的外在症状。当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足以扭曲规则、阻碍改革时,国家的适应性便消失了,每一次危机都成为进一步衰落的加速器。
帝国的寿命不取决于最辉煌的顶峰,而取决于其遏制内部腐蚀的能力。没有不间断的、强有力的制度革新与权力制衡,三十年的放纵足以让利益集团完成对国本的窃取。这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结构性的溃败。当纠正机制失灵,共识难以凝聚,再强大的霸权也终将在内耗中耗尽最后的元气。
用户85xxx42
讲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