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其实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大部分台独不是100%中国人,他们真正力量也不是来自美国,而是“台籍日本兵”的思想,看完你就知道台独根源在哪了。 很多人一提到台独,就觉得都是美国挑拨,日本搅局,没错,外部势力确实推了一把,但更深的种子,其实早在百年前就埋下了,要追溯到日本殖民那段历史。 1895年割让台湾后,日本不光掠夺资源,还要动手改造台湾人的认同,从孩子抓起,只能讲日语、改名字、拜日本节日,祖先牌位都得撤掉。 几十年下来,新一代在学校和生活中完全“日式化”,慢慢拉开与中华文化的距离。 这种文化改造背后,是为了战争服务,到三十年代日本兵力告急,台湾青年成了后备人选,名义上是自愿,其实几乎没得选。 能穿上日军制服,被认为身份更体面,不少家庭还抢着报名,那些人跟随日军到处征战,有的在大陆当兵打仗,有的死在太平洋岛屿。 战败一瞬间,从“皇民”沦为失败者,心里的落差巨大,这份心理阴影没有散去,而是留在他们和后辈身上。 战后换了政权,可这一块伤口并没被抚平,很多接受日本教育的人在社会上依旧占据要职,当老师、做媒体、进机关,自然把那套亲日的认同继续传给下一代。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岛内主张台独的人物,不论言行还是文化倾向,和日本更亲,却疏离中国,这点在李登辉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他从小用日本名字,接受日本教育,后来上台推教材“去中国化”,把台湾意识往大陆对立面上推,至于后来的蔡英文、赖清德,也都不同程度延续了这种文化延伸。 而国民党接管以后,治理方式上的失误,更是加深了这种心理裂缝,二二八事件之后,大陆政权形象一度成了负面。 殖民遗留的亲日心态,再加现实里的反大陆情绪,叠加成了“台独”的滋生土壤,这不是哪一代人的情绪,而是几代人传下去的认同差异。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牵制中国,日本为了维持影响,两方外力又给台独输血,这样内部的身份错位和外部扶持合流,台独就没那么容易消失了。 教材的修改、美化殖民、淡化中华历史,让许多年轻人以为台湾“天生独立”,甚至对真实历史没有概念,不少人虽然没经历殖民,却在心理上延续了断裂的认同。 说到底,这背后是台籍日本兵那代人没能消化的身份落差,他们失去了“日本皇民”的优越感,却又想维系一种与大陆不同的感觉。 子女们继续强调台独,既算是传承老一辈的心理需要,也能拿来当政治资源。 但问题在于,现实根本撑不起这场幻想,台湾经济高度依赖两岸贸易,产业链捆得紧,一旦真要切割,受伤最大的就是台湾社会自己。 所以台独到今天还在活跃,其实更多是一种延续了三代人的历史后遗症。 真正的出路,是一步步拆掉那层由殖民背景遗留下来的身份焦虑。 只有这样,两岸关系才有可能稳下来,也才有统一的现实基础。
郑丽文获王金平重磅支持!郑丽文目前系王金平唯一会见的参选人,王金平一席话直指国民
【1评论】【3点赞】
黎明·朝阳
台湾人的思想现状,主要是日据时期的遗毒+国民党的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