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9月28日报道,云南文山,一男子退伍回家,他刚到家,突然拿出一卷鞭炮放了

蒙图信众 2025-09-30 20:44:14

[太阳]9月28日报道,云南文山,一男子退伍回家,他刚到家,突然拿出一卷鞭炮放了,给自己一个回家仪式感。原来男子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而他退伍回来,堂姐和堂姐夫有去车站接他,但是到家后,家里没有人在。男子表示,我们毕竟是普通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大家都要忙于生活。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父母在外务工、家里没人,退伍男子自己给自己回家的仪式感。) 汽车朝着记忆里那片熟悉的乡村缓缓驶去。 男子始终望着窗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背包。 几年前,也是在这条路上,父母拍着他的肩膀反复叮嘱 “在部队好好的”。 那时的他还是个脸上带着稚气的少年,如今再踏上这条路,他的肩背早已挺得笔直,眼神沉静却明亮。 这次回家,是堂姐堂姐夫来接他的, 他们将他顺顺利利地送上回家的车上。 他知道父母不是不想回来接他,只是为了多攒点钱在外地打工,连他退伍的日子,都没能赶上请假回来。 不知过了多久,车终于在一座老旧的院落前停下。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都是他童年记忆里的模样,可此刻院门紧闭,院子里静悄悄的,透着几分冷清。 直到车的影子消失在路的拐角,他才缓缓收回目光,转身看向眼前的院门。 院落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院角的沙沙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几声鸡鸣。 男子望着紧闭的家门,方才的激动渐渐平复,一丝难以察觉的落寞悄悄爬上心头。 他早就想好了,就算家里没人,也要给自己一个像样的回家仪式,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见证。 男子弯腰拿起鞭炮,手指拂过红色的炮仗纸,触感粗糙却温暖。 他小心翼翼地将鞭炮在院子中央展开,长长的炮仗像一条红色的线,从院门一直延伸到堂屋门口。 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火苗凑近引线,“嘶” 的一声,引线燃起了小小的火花,他迅速往后退了两步。 下一秒,“噼里啪啦” 的鞭炮声就响彻了整个院落。 这鞭炮声里,藏着他对五年军旅生涯的告别,藏着对归家的喜悦,更藏着一个老兵对家最朴素、最深情的告白——就算只有自己,也要好好迎接这场迟来的团圆。 鞭炮声渐渐平息,院子里散落着一地红纸屑,给这个冷清的院子添了几分热闹。 有网友说,“杂草院里的鞭炮声,是他给自己的勋章,这一声响,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也有人安慰他,“普通人家的日子大多如此,父母在外打拼也是为了这个家,平安到家就好。” 尤其是一条评论时,“自己家的情况自己最清楚,父母从来都不欠我们的,反倒是我们,永远欠父母一句感谢。” 其实,男子独自在家庆祝退役归乡的场景早已通过院子里的监控视频传到他父母的眼中,他们心中也有愧疚,愧疚自己没能在这样的时刻和自己的孩子见上面。 但父母的爱,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表达,而是藏在点点滴滴的日常里,那些不求回报的点滴,足够温暖一生。 男子走进屋里,开始一点点打扫卫生,每一个动作里,都带着对这个家的珍视。 他知道,现在家里虽然只有他一个人,但用不了多久,父母就会从外地回来,到时候屋里会重新响起父母的声音,这个家,会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那卷小小的鞭炮,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更是一份属于他的温暖与力量。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仪式感是 “矫情”,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平凡的日子变得不一样。 就像这个男子一样,用一卷鞭炮,给自己的归家添了一抹亮色,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兵骨子里的柔情与担当。 他懂父母的辛苦,也懂自己的责任,更懂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好这个家。 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而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好好守护这个家,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

0 阅读:23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