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消息,后背都凉了。乌克兰的无人机,又一次,去“拜访”了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电站。最要命的不是无人机,而是这个核电站,用的是跟切尔诺贝利一模一样的反应堆。 这可不是第一次了,光是公开记录这已经是库尔斯克核电站第三次遭无人机袭击,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这反应堆代号叫RBMK,早被国际上认定是落后技术。当年切尔诺贝利出事,就是因为它设计有毛病,到现在还是人类的噩梦。 库尔斯克核电站里有6座反应堆,现在3号、4号还在发电,全是RBMK-1000型号的。这种反应堆的核心部分,就靠个普通屋顶挡着,连点结实的防护都没有。 这次袭击挺危险,无人机碎片掉在乏燃料储存区旁边,也就100米左右的距离。现在辐射值看着正常,但下次呢?谁能打包票? 之前几次袭击已经搞出了实际损害。有一回直接炸坏了辅助变压器,三号机组的发电量当场就少了一半。这种破坏正一点点磨掉安全的底线。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干事格罗西早就急了,8月底就说库尔斯克离核事故就差一步。这话不是吓唬人,是照着实际情况说的。 俄罗斯实在没办法,上个月宣布对核电站所在的库尔恰托夫市管得严。不是本地人的不让进,本地人进出都得要批准,局势紧张到顶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位置,这核电站离俄乌边境才60公里左右。乌军往前推进后,这儿已经在炮火能打到的范围里,危险就在跟前。 有人说乌克兰这是在“绑着”欧洲。真要是核泄漏了,放射性物质能飘遍整个欧洲,这正是欧洲害怕的事。 靠打核电站来逼对方谈判、要援助,这做法太疯了。拿全人类的安全当赌注争输赢,根本就是踩破了底线。 RBMK反应堆的控制棒插进去得18到21秒,真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本身设计就有短板,再被外力撞一下,后果想都不敢想。 38年前切尔诺贝利的爆炸声还没散,堆芯烧穿的灾难到现在还没过去。没人能扛得住再来一次这样的大祸。 这核电站给俄罗斯20个地区供电,是重要的能源中心。老这么打,不光威胁安全,还在砸老百姓生活的根基。 每一次无人机飞出去,都是在碰核灾难的导火索。这种在刀尖上玩的事,必须马上停下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