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俄罗斯确实霸气,9月27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拉夫罗夫表示,所有人都不要忘记,在联合国,俄语也是官方语言,与英语的地位是一样的。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俄外长在联合国拒绝用英语答记者问:俄语和英语一样,都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 话音落下,他随即用俄语回应了提问,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妥协。 这一幕,成为当天联大相关活动中最引人深思的细节之一。 这一简短的交锋并非偶然的语言选择,而是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捍卫自身权利的鲜明表态。 根据联合国规定,中英法俄等六种语言为六大官方语言。 这六种语言书写的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会议发言也会同步翻译成这六种语言。 在联合国框架下,俄语与英语的地位本就毫无高低之分。 记者的请求看似简单,希望他用英语回答问题,实则暗含着对非英语官方语言地位的忽视。 这一看似常规的要求遭到了直接拒绝。 拉夫罗夫的表态并非孤立的语言主张,而是与他当天的整体外交立场形成呼应。 他在演讲中还提及北约对俄的威胁、德国军事动向等议题。 这种在语言与政治议题上的双重坚定,勾勒出俄罗斯不愿在任何领域向西方妥协的整体姿态。 对俄罗斯而言,语言从来不止是交流工具,更是国家文化尊严与主权的象征。 捍卫俄语的官方地位,就是捍卫俄罗斯在国际体系中的平等话语权。 俄语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并非偶然,而是二战后国际秩序构建的重要成果,是对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巨大贡献的认可。 这一地位经过数十年国际实践早已固化为国际共识。 但进入 21 世纪后,英语在全球化进程中逐渐形成霸权地位。 在许多国际场合中,英语被默认为 “通用语言”,其他官方语言的平等权利常常被边缘化。 这种语言霸权与西方中心主义思维相互交织,让非英语国家的文化表达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对俄罗斯而言,这种趋势尤为敏感 —— 近年来俄语在全球的影响力呈下降态势。 为扭转这一局面,俄罗斯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出一系列举措。 拉夫罗夫的举动正是这些长期努力在外交场合的集中体现。 这场语言交锋。最直接的影响是重申了联合国官方语言的平等原则。 官方语言地位来之不易,更需主动捍卫。 它也强化了俄罗斯的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了维护语言多样性的信号。 拉夫罗夫当天的联大演讲因俄乌冲突等议题遭遇部分代表团退场的冷遇。 但他在语言问题上的立场却获得了广泛共鸣。 在西方主导国际舆论的长期格局下,俄罗斯试图为自身及其他国家争取更多表达空间。 有分析指出,俄罗斯此举是其应对外交孤立的一种策略。 通过在语言等文化领域展现强硬,他强化国内凝聚力并争取国际社会理解。 事实上,拉夫罗夫的表态也间接支持了其他官方语言国家的权利。 这场发生在联合国大楼的语言交锋,最终以拉夫罗夫用俄语完成回答落幕。 在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语言平等是文化多样性的保障,也是国际秩序公平性的体现。 拉夫罗夫的坚守提醒世界:任何官方语言的尊严,都值得被尊重。 这或许正是这起看似微小的外交事件,能够引发全球广泛讨论的根本原因。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