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放话了!9 月 29 日,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战斧导弹的射程可达到1500到2400公里,几乎可以覆盖俄罗斯的核心区域,如莫斯科郊区,这一声明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战斧导弹的介入无疑将加剧局势的紧张。 据悉,美国计划由欧洲先行购买这些导弹,再通过相应渠道转交给乌克兰,这一做法不仅显现出美国的军火商利益,也意味着战争成本将转嫁到欧洲身上,而美国则坐收渔利,此举让人不禁思考:乌克兰究竟是在为美国“站队”,还是已经成为了国际博弈中的牺牲品? 这次美国副总统的表态,把美欧乌三方之间复杂的军援、政治和经济博弈再次摆上台面,美国副总统承认此举的意义,表面看似是帮助乌克兰增强防御能力,实际上却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将战略棋盘布得越来越复杂。 美国一直以来都没有直接为乌克兰战争支付过一分钱,所有的军火、军事援助几乎都由欧洲盟国“掏钱买单”,更让人心寒的是,美国的军工企业—例如雷神、洛克希德·马丁等—通过向欧洲销售武器赚取巨额利润,这意味着战争的推手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乌克兰,而是在通过这场战争为自己的军火商输血,这种通过战争赚钱的策略,显然是美国政府深思熟虑的“商业模式”。 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政府通过“军事援助”这一手段,不断强化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让其在俄乌冲突中成为了棋子,美国本土的军火商借着这场冲突繁荣发展,然而真正身陷战争泥潭的却是乌克兰人民和欧洲国家。 欧洲国家尽管深知其中的风险和代价,但为了自身的安全依赖美国,也只能继续掏钱买武器、交保护费,荷兰、德国、瑞典、挪威等国家已经通过“PURL”机制向美国支付了大量资金,而这些武器大多都由美国提供。 尽管如此,欧洲的这一做法并没有为其带来更多的自主性,反而使其在安全领域进一步依赖美国,失去了对军备自主的控制权,就连欧洲自己的通货膨胀问题也未得到缓解,民众的反对声音此起彼伏,但它们依然不得不继续为这场“代理战争”买单。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困境,表面上看它似乎获得了更强的武器和支持,能够直打俄罗斯核心地区,但这背后隐藏的风险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大,美国考虑提供的战斧导弹,不仅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强,给了乌克兰更大的打击俄罗斯的能力。 乌克兰是否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些武器,仍然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而更严重的是,这些高端武器的使用可能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应,甚至可能触发更严重的军事冲突,在去年,乌克兰使用了ATACMS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后,俄罗斯就立刻更新了核威慑政策,宣称如果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的支持下攻击俄罗斯,将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如今,如果乌克兰使用战斧导弹打击俄罗斯的核心区域,俄罗斯可能采取更为极端的应对措施,这无疑会将乌克兰推向更加危险的局面。 面对这样复杂的国际局势,俄罗斯自然也不可能坐视不管,虽然俄罗斯的常规军力受到一定限制,但它的核威慑能力依然强大,而且俄罗斯在不断强化自己的防空能力,如S-400等先进的防空系统。 不过,面对射程长达2000公里的战斧导弹,俄罗斯的防空网是否足以应对,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可能采取更加极端的手段,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冲突,出现更为激烈的对抗。 从整个局势来看,美国的战略算盘显然是将战争成本和风险都推给了其他国家,自己却在后方坐享其成,欧洲国家尽管感到压力山大,却因为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仍然不得不继续为这场战争出资,而乌克兰则成了美国与俄罗斯博弈中的棋子,尽管它获得了先进的武器,但最终却可能成为局势升级的催化剂。 战争中的“赢家”并不总是那些看似直接介入的国家,真正的赢家往往是那些能够通过战争赚取利益的幕后推手,美国无疑是这一局势中的最大赢家,而乌克兰和欧洲则可能最终为美国的利益付出沉重代价。 你认为乌克兰是否应该继续依赖外部援助来维持战斗,还是该寻找更多的自主路径? 参考资料:财联社——万斯称美国正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特朗普如何迫使俄罗斯归还乌克兰失地:三个条件特朗普提出的让乌克兰收回所有失地
【2评论】【1点赞】
重生男人
俄熊敬酒不吃吃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