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跌倒,阿根廷吃饱。 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被镜头抓个正着,他正皱着眉盯着手机,那则短信来自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字里行间全是火气。 这场景像个缩影,把大国援助与市场现实的拧巴劲儿暴露无遗。 事情得从阿根廷的麻烦说起,今年9月初阿根廷选举失利,金融市场乱成一锅粥,特朗普政府很快表态要出手相助。 贝森特特意强调阿根廷是“有系统重要性的盟友”,紧接着就抛出200亿美元的援助方案,又是货币互换又是买债券,摆明了要帮阿根廷稳住局面。 趁着联大的机会,特朗普还和阿根廷总统米莱见了面,把对方夸成 “出色的领导人”,姿态给得很足。 可这边援助的承诺刚落地,那边就出了岔子,就在贝森特宣布援助的第二天,阿根廷突然宣布取消大豆、玉米这些农产品的出口税。 要知道以前阿根廷大豆出口税最高能到 26%,一下降到零,等于给出口商送了份大礼。 短短两天里,阿根廷就敲定了 70 亿美元的农产品订单,其中大部分是大豆,目的地直指中国。 这一下可戳了美国的痛处,每年这个时候本该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旺季,豆农们早就盼着中国的订单。 结果阿根廷这一手降价牌打出来,中国买家全转了方向,有贸易商透露,那段时间阿根廷登记出口的大豆里,一半以上都销往中国,足足装了几十船。 受这影响,美国芝加哥的大豆价格连着两周下跌,豆农们损失不小,罗林斯那条短信里,其实就是在急着跟贝森特告状,说阿根廷刚拿了援助就抢生意,把美国的市场窗口给堵死了。 更有意思的是其中的讽刺意味,美国援助阿根廷的同时,还在悄悄施压,想让阿根廷取消和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甚至要求人家在联大上跟中国保持距离。 可阿根廷心里门儿清,自家经济全靠农产品出口撑着,中国这个买家可比什么政治表态实在多了。 取消出口税看似突然,其实是抓住了美国大豆的空当,也摸准了中国需要稳定供应的需求。 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背刺”,本质就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美国总想着用援助绑住盟友的手脚,却忘了农产品贸易拼的是价格和效率。 阿根廷常年靠农业吃饭,取消关税就能立刻激活出口,这种灵活性是美国庞大的农业体系学不来的。 而中国作为买家,自然会选性价比更高的货源,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贝森特看完短信后的表情没人知道,但不难想象他的两难,一边是要维护盟友关系的政治任务,一边是国内豆农的生计压力。 这条被拍到的短信,其实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的一个大问题:想用政治手段操控市场,到头来往往被市场本身摆一道。 阿根廷这波“吃饱”,与其说是钻了空子,不如说是看清了贸易的本质,利益永远比口号实在。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美国竟威胁阿根廷:跟中国货币互换,给我取消》
美国跌倒,阿根廷吃饱。 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被镜头抓个正
观今言史啊
2025-09-30 14:51: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