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韩国官方宣布对我国团体游客免签!一直免签到明年6月份! 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挺好啊,去韩国玩不用费劲办签证了”,但仔细想想看,会发现这免签可不是咱们想的“敞开大门随便进”,更像是一道特意设计的“窄门”,表面上省了事儿,里头藏着不少筛选的讲究。 首先得说,想享受这免签,你不能一个人说走就走。政策里明明白白卡了个门槛,最少得3个人组队,这一下就把想自由行的散客挡在外面了。 其实也能理解,韩国那边大概是觉得小团体好管理,不管是家庭出游还是朋友结伴,人数固定了,后续的安排也更容易把控。 但对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来说,这政策就没什么吸引力了,想享受免签,还得先找俩同伴,多少有点麻烦。 而且,就算凑够了3个人,也不是自己订张机票就能出发的。必须得通过韩国那边指定的旅行社,整个团队还得坐同一趟飞机或者船过去,回来也得一起走。 这么一看,韩国其实是把一部分监管的责任交给了旅行社,毕竟旅行社要对整个团队的行程负责,能大大降低有人滞留不归的风险。 可对游客来说,行程就少了不少灵活性,不能像自由行那样想改路线就改路线,得跟着旅行社的安排走,多少有点被“绑着”的感觉。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免签入境,居然不算正式的访韩记录。这一下就把那些想“刷记录”的人劝退了——比如有些商务人士,或者经常去韩国深度游的人,本来想借着免签多一次访韩经历,为以后申请五年多次签打基础,现在看来是行不通了。 很明显,韩国这政策就是想吸引那些单纯去消费、对签证记录没要求的游客,目标定位得特别准。 对比济州岛的政策,这种“区别对待”就更明显了。济州岛对个人游客还是敞开大门的,最多能待30天,可韩国本土却搞了这么严格的团体免签。 说白了,韩国就是想做个“压力测试”,既想吸引游客带动消费,又不想给本土的管理带来太大负担,得留足安全缓冲的空间。 那韩国到底想通过这些筛选,留下什么样的游客呢? 答案其实很清楚——就是那些消费能力强、管理起来又省心的“理想游客”。韩国政府心里早算过账了,他们预计这政策能多吸引100万中国游客,这些游客能直接让韩国的GDP涨0.08个百分点。 而且咱们中国游客的消费力一直很可观,人均预计能花4700块人民币,这比日本游客的消费还高1.5倍。 想想2019年的时候,中国游客人均在韩国花1689美元,光免税店近一半的销售额都是咱们贡献的,也难怪乐天免税店最近赶紧恢复了和中国代购的合作,就是想抓住这波机会。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政策确实吸引到了两类人。一类是喜欢跟团游的中老年人和带孩子的家庭,他们本来就觉得跟团省心,不用自己操心行程,免签更是省了不少事; 另一类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喜欢追星、体验美妆,经常三五成群一起行动,正好符合3人以上的团体要求。 而且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三四线城市的订单增速比一线城市还快,这说明很多之前没怎么出过国、对价格比较敏感,又偏爱跟团的人,都被这政策打动了。 现在去韩国的游客里,上海、北京、杭州这些大城市的人还是主力,但像清州、大邱这种地方,因为机票便宜、有特色,也慢慢火了起来。 其实韩国这次推出免签政策,也算是对咱们的“回礼”。去年咱们国家率先对韩国单方面免签,之后去中国的韩国游客一下子涨了130%多,不少韩国游客到了张家界,都对当地的基建赞不绝口,还有人在上海的超市里抢着买零食。 现在韩国跟进免签,加上韩亚航空这些公司也在增加飞往中国中西部城市的航班,能看出来两国之间的人员流动越来越多,这背后既有经济上的需求,也有文化上的交流。 对韩国来说,旅游业急需要提振,中国游客就是他们眼里的“及时雨”。 说到底,韩国这次的团体免签,真不是“去不去”这么简单的事儿。它更像是韩国精心策划的一次策略,那道“窄门”的宽度都是算好的,只邀请那些符合他们经济利益、又不会带来太多风险的游客。 不管咱们是决定趁着免签去韩国玩,还是觉得麻烦选择观望,其实都已经身处这场经济和文化的互动里了。毕竟跨国旅游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休闲,背后还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需求和磨合。
9月28日,韩国官方宣布对我国团体游客免签!一直免签到明年6月份! 不少人第
栗頿聊
2025-09-30 14:39:41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