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拍板加沙和平计划2.0,要做新时期的麦克阿瑟? 9月30日,美国抛出的巴勒斯坦问题20点和平计划,这份计划明眼人一看便知,核心是想给加沙套上“托管”的壳子,却特意绕开了联合国框架。这不禁让人想起二战后盟军对日本的过渡管理模式。那么,特朗普这是想把自己打造成新时代的麦克阿瑟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看主导权的归属。当年盟军占领日本,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权力大过天皇,说一不二;如今美国的加沙方案里,特朗普直接要当和平过渡委员会主席,还拉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当成员,这不就是把当年的盟军司令部换了个马甲? 美国想在加沙过渡阶段攥紧所有权力,心思昭然若揭。可这种“一家独大”的模式,真能给加沙带来和平吗?恐怕未必,毕竟主导权越集中,不确定性就越大,中东的复杂局势从来不是靠单一国家发号施令就能摆平的。 这份20点计划看着详细,落地起来却满是坎儿。先说说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8个阿拉伯与伊斯兰国家的态度,他们嘴上说着认可,心里却藏着不少不认同。 最明显的就是“两国方案”的分歧——特朗普的计划里,只提等加沙重建和执政架构搭好后“为巴勒斯坦建国创造条件”,压根没提“两国方案”这回事;可阿拉伯与伊斯兰8国的声明里,却把“两国方案”当成了和平的关键。 要知道,“两国方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解决巴以问题的大方向,特朗普避而不谈,这不等于给和平进程挖了个大坑吗?没有“两国方案”做支撑,巴勒斯坦建国恐怕只能是镜花水月。 更让人玩味的是,之前国际上都传这份计划是21点,到正式发布却变成了20点。少的那一点究竟是什么?对比之下答案很明显:关于“以色列不再吞并约旦河西岸”的表述没了。 这背后的门道不难猜,十有八九是内塔尼亚胡接受方案的前提。以色列一直对约旦河西岸虎视眈眈,删掉这一条,等于给以色列的吞并野心开了绿灯。可这样一来,巴勒斯坦的领土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没有领土的国家,又谈何主权和尊严?特朗普为了让以色列点头,不惜牺牲巴勒斯坦的核心利益,这样的方案又怎么可能得到巴勒斯坦方面的真心认可?再往深了想,这份计划最大的硬伤在于缺乏代表性。 中东问题牵扯多方利益,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阿拉伯国家的诉求、国际社会的共识,哪一个都不能忽略。可美国却凭着自己的实力,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所有人,既不考虑巴勒斯坦人民对建国的迫切渴望。 也不顾及阿拉伯国家对“两国方案”的坚持,更无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注定难以行得通。历史已经多次证明,靠霸权强行推动的方案,要么半途而废,要么留下更大的隐患,当年伊拉克、阿富汗的例子还不够深刻吗? 还有以色列政策的不可控性。内塔尼亚胡政府一直对巴勒斯坦采取强硬态度,之前在约旦河西岸的吞并行动就引发过国际社会的反对。如今特朗普的方案删掉了禁止吞并的条款,只会让以色列的强硬政策更加肆无忌惮。 万一以色列在加沙过渡期间又搞出吞并领土、打压巴勒斯坦民众的举动,这份和平计划岂不是瞬间就会崩塌?到时候,加沙的局势可能会比现在更混乱,平民百姓又要陷入流离失所的苦难之中。 说到底,加沙的和平不是靠一份纸上谈兵的计划就能实现的,更不是靠某个国家的霸权就能强加的。它需要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需要“两国方案”的切实推进,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巴以双方坐下来平等对话、互谅互让。 特朗普想当新时代的麦克阿瑟,想用托管模式掌控加沙,本质上还是霸权思维在作祟。这种无视多方利益、违背国际共识的做法,不仅带不来和平,反而可能让中东局势陷入新的动荡。 加沙的土地上已经承受了太多战火与苦难,当地民众渴望的是安稳的生活、完整的家园和真正的主权。如果一份和平计划不能满足这些最基本的诉求,再详细、再系统也只是空谈。 特朗普的20点计划,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场为了彰显美国霸权的政治表演,至于能否给加沙带来真正的和平曙光,恐怕连他自己都心里没底。毕竟,和平从来不是靠强权施舍的,而是靠尊重和共识浇灌出来的,这一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会改变。
特朗普拍板加沙和平计划2.0,要做新时期的麦克阿瑟? 9月30日,美国抛出的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30 14:27:0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