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全世界都沉默了。9月24日,日本政坛爆出了一个大新闻,高市早苗突然扔出一个

桉闻通史 2025-09-30 10:05:47

日本和全世界都沉默了。9月24日,日本政坛爆出了一个大新闻,高市早苗突然扔出一个狠话,全场没人敢接,却谁都听懂了她到底想干嘛。   9月24号,日本辩论会上,自民党总裁候选人高市早苗,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自己去年的话全给推翻了。之前她还跳着脚反对加息,说那是毁经济的蠢事,结果这天聊到货币政策,突然话锋一转,说政府只定大方向,具体利率怎么调、工具怎么用,该让日本央行自己说了算。   旁边小泉进次郎、林芳正这些候选人全哑了,没一个敢接话,毕竟谁都不傻,这哪是让央行自主,分明是在给加息铺路,想让日本货币政策彻底转向啊!有人可能觉得,通胀都快压不住了,加息不是应该的吗?可日本这情况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啊!   自2013年安倍搞“三支箭”开始,日本央行就像被按了印钞机开关,黑田东彦弄的负利率、YCC政策(收益率曲线控制),把10年期国债收益率死死钉在0%附近,这一钉就是十年。刚开始还行,日元贬了能刺激出口,日股也跟着涨,可时间一长,毛病全出来了。   银行利润被压得薄如纸,本来靠存贷款利息赚钱,负利率下等于倒贴钱,不少地方银行都快撑不下去;养老金更惨,买的国债收益低,连退休老人的生活费都快发不匀;老百姓手里的钱更不值钱,超市里牛肉去年还卖3000日元一斤,今年直接飙到4500,卫生纸、洗涤剂隔三差五就贴涨价标签,工资却没见涨多少。   今年日元对美元都跌到150关口了,进口的石油、天然气贵得离谱,政府那点“物价补贴”,跟打水漂没区别,老百姓怨声载道,再这么下去,民生都要出问题。高市早苗这时候变脸,哪是突然想通了,分明是盯着自民党的权力呢!   岸田文雄因为众议院选举输得惨,早就宣布不参选总裁了,自民党里的保守派正想趁机抢地盘,高市早苗作为保守派的头面人物,总得拿点新花样出来拉选票。去年反对加息,是怕得罪老百姓和企业,毕竟加息了房贷要涨,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也会高,谁都不乐意;现在突然支持央行自主,既显得自己“懂经济、有担当”,知道要解决通胀问题,又能把将来的锅甩给央行。   要是加息后经济下滑,就说“是央行自己定的政策,跟政府没关系”,这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可她忘了,日本政府债务占GDP都260%了,全球最高,真要是加息,光还国债利息就能把财政拖垮,到时候老百姓骂的还是政府,这责任哪是说甩就能甩的?   事实上,她这话一出口,金融市场立马炸了锅。9月24号之后,日本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直接飙到0.8%,创2008年以来最高,之前一直稳着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往上跳;日元对美元也从148涨回145,丰田、本田这些靠出口吃饭的企业,股价当天就跌了2%还多。   要知道他们的利润里,三成靠美国市场,日元一升值,出口商品就贵了,竞争力立马下来。更要命的是日本家庭,负债率都56%了,很多人贷了30年房贷,现在利率要是涨1个点,每个月还款能多出去好几万日元,多少家庭得断供?之前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因为房贷还不上引爆的,日本这是忘了教训吗?   但最难受的还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去年刚接黑田东彦的班,本来想慢慢来,先把YCC政策的区间放宽点,试探着让市场适应,结果高市早苗这么一闹,市场全在赌10月30号的货币政策会议要加息。   他现在是加也不是、不加也不是,加了怕企业倒闭、房贷断供,经济直接崩;不加又怕市场不信,日元接着贬、通胀接着涨,到时候老百姓还是骂。这就像走钢丝,稍微歪一点就摔得粉身碎骨,估计植田现在晚上都睡不好觉。   说来说去,日本今天这两难局面,多半是美国坑的。美国为了吸全球资本回流,去年开始就拼命加息,联邦基金利率都涨到5.25%了,日本作为美国的“小弟”,只能跟着凑数。   要是不跟着加息,日元贬得更厉害,资本全跑美国去了。可美国有科技霸权、军事霸权撑着,苹果、特斯拉、谷歌这些企业能赚全球的钱,加息还能扛住;日本呢?除了汽车、电子,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现在汽车还被中国电动车打得节节败退,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动车在日本的销量涨了3倍,丰田、日产都快急疯了,这时候加息,不是往伤口上撒盐吗?   其实日本现在就像个吸毒成瘾的人,超宽松政策用了十年,早就有了依赖性。想戒吧,怕疼得扛不住;不戒吧,身体早晚垮掉。央行只能一点点试,先把负利率取消,再慢慢调YCC,可这过程得多久,谁也说不准。   说到底,日本这步货币政策转向的棋,走好了可能喘口气,把通胀压下去、让日元稳一点;走不好就是万丈深渊,企业倒闭、民生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高市早苗现在喊得凶,真要是当了自民党总裁、当了首相,能不能扛住压力还不好说。   毕竟嘴炮好打,真要解决问题,得有实打实的本事。你说,她这是真为日本经济着想,还是就想拿“加息”当幌子,抢下权力再说? 参考资料:参考消息

0 阅读:136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