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限高令解除了,万达没倒,但也没轻松。 卖了48座广场回血200亿,听起来像绝地反击,可真正救命的,是那些没被新闻大肆报道的细节:债主们没逼着它立刻还钱,而是坐下来谈债转股;中国信达这样的国企出手接盘部分资产,不是抄底,是帮它稳住阵脚;华为和腾讯悄悄给万达的商场装上了AI客流系统,不收租金,收的是数据服务费——这比卖楼更持久。 王健林本人能坐飞机、住酒店了,不是因为有钱了,是因为他开始“还”,哪怕是一点一点地还。 董事会里多了两个外人,一个来自普华永道,专盯财务合规,这不是作秀,是承认过去太依赖个人意志,现在得靠制度活着。 很多人还在看热闹,说万达完了。 可你看那些新开的万达广场,入驻的不是老品牌,是美团优选、阿里本地生活,它们不看物业是谁的,只看人流和系统够不够智能。 万达终于不靠“我有楼”活着了,而是靠“我能让别人在楼里赚到钱”活着。 这不浪漫,也不热血,但很真实。 企业不是人,不会一蹶不振,也不会一夜翻身。 它只是在慢慢学着,怎么在债务的泥潭里,把脚底的泥擦干净,再重新走路。 信用不是喊出来的,是用每一次履约、每一个细节,一点一点攒回来的。 万达还没赢,但它至少,没放弃自己。
王健林的限高令解除了,万达没倒,但也没轻松。 卖了48座广场回血200亿,听起来
乐影操控者
2025-09-30 09:10:34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