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不是因为万达垮了,而是因为过去太拼了。 很多人以为这是危机的信号,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句号——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真正的变化,藏在那些没人盯着的地方:全国500多个万达广场,一个没停,客流还比疫情前多出15%;95%的项目不再靠自己买地盖楼,而是输出品牌和管理,轻装上阵;2023年,万达商管在香港成功上市,融了13亿美元,债主们没闹,反而点头认可。 对比恒大、融创那些烂尾楼堆成山、业主堵门、资产悄悄转到境外的场面,万达像一个沉默的中年人,没喊苦,也没跑路,只是默默把房子还了,把账清了,然后换了一套更轻便的行头,继续走路。 有人夸他“人不赖账”,这话听着像表扬,其实太轻了。 赖不赖账是底线,不是本事。 真正的本事是,当整个行业都在崩盘时,他没选择躺平,也没赌一把大的,而是把重资产一点点剥离,把现金流一点一点攒回来,连政府都点名表扬他是“化解风险的典范”。 我见过太多企业,出事了就怪经济不好、政策收紧,可万达没怪。 它知道,高杠杆的时代结束了,那就改模式;别人忙着甩锅,它忙着改账本。 王健林被限高,是因为他曾经签过那些担保合同,但今天,他早已不是那个靠抵押土地借钱盖楼的人了。 你看到的是一个被限制消费的老老板,其实背后,是一个重新活过来的商业系统。 万达没赢在运气,赢在没把错误当借口,也没把危机当终点。 它只是把旧衣服脱了,穿了件新衬衫,继续开店、招人、收租——安静,但稳得住。
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不是因为万达垮了,而是因为过去太拼了。 很多人以为这是危机的
寒鸦栖复惊
2025-09-30 08:53:3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