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段“13楼室内荡秋千”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画面里的场景让不少网友

风息谷主 2025-09-29 22:43:51

8月31日,一段“13楼室内荡秋千”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画面里的场景让不少网友捏了把汗。福建泉州某小区的一栋高层住宅内,一名家长用两根粗绳子,一端拴在客厅天花板的吊灯挂钩上,另一端系着一个简易木板秋千,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正坐在上面晃来晃去。 秋千摆动的幅度不小,孩子的脚偶尔会碰到旁边的落地窗,而窗外就是13楼的高空,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这段视频是邻居偶然从自家阳台看到后拍下的,发到业主群里后,很快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有业主私信提醒这位家长:“13楼太高了,这样荡秋千太危险,万一绳子断了或者挂钩掉了,孩子摔下去可怎么办?” 可对方却不以为意,回复说:“绳子很结实,我试过了,而且在室内,不会有事的。”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让邻居既无奈又担心,只好把视频发到网上,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儿童居家安全的重视。 视频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的担忧和批评声扑面而来。有人评论:“光看视频我都心跳加速,13楼啊,这哪是荡秋千,简直是拿孩子的命开玩笑!” 也有从事装修行业的网友科普:“家用吊灯挂钩大多是膨胀螺丝固定,承重一般只有几十斤,孩子荡秋千时会产生额外的拉力,很容易把挂钩拉松,甚至把天花板拉裂。” 从安全角度来看,这位家长的行为存在多重致命隐患。 首先是“承重风险”,家用天花板和吊灯挂钩并非为“荡秋千”设计,孩子在摆动过程中,身体的重量加上惯性产生的拉力,远超挂钩的承重极限。 一旦绳子断裂或挂钩脱落,孩子会直接摔向地面,13楼的高度即使在室内,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颅内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是“碰撞风险”——秋千摆动时,孩子的身体可能会撞到墙面、家具或落地窗,轻则磕碰受伤,重则可能撞碎玻璃,引发二次危险。 最后是“坠落风险”——虽然秋千在室内,但如果摆动幅度过大,孩子可能会从秋千上滑落,若刚好靠近窗户,还有坠楼的可能。 现实中,因家长疏忽导致的儿童居家安全事故并不少见。去年江苏就发生过一起类似事件:一位家长在阳台用绳子给孩子做秋千,结果绳子突然断裂,孩子从6楼坠落,虽经抢救保住性命,却留下了终身残疾。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本应让家长们提高警惕,可仍有部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危险不会落到自己头上”,最终酿成悲剧。 从家长责任角度来说,保障孩子的安全是首要任务,在陪伴孩子玩耍时,必须提前评估潜在风险,选择安全的方式和场所。 像“高层室内荡秋千”这种明显存在危险的行为,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孩子想玩秋千,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小区的儿童游乐区、公园等正规场所,这些地方的秋千经过专业设计和安全检测,能最大程度保障孩子的安全。 退一步说,若想在家中玩耍,也可以选择拼图、积木、绘本阅读等安全系数高的活动,而非冒险尝试危险游戏。 网友们在批评这位家长的同时,也纷纷分享儿童居家安全的注意事项:“家里的窗户一定要装限位器,防止孩子爬上去”“阳台别放椅子、柜子这些能让孩子攀爬的家具”“尖锐的桌角要装防撞条,电源插座要加保护盖”。 还有人呼吁:“社区和学校应该多开展儿童安全科普活动,让更多家长意识到居家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已经联系到这位家长,进行了安全提醒和教育。家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会立即拆除秋千,以后会更加注意孩子的安全。 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却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安全无小事,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成为危险的导火索。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份细心,少一份大意,用科学、安全的方式守护孩子的童年,别让一时的疏忽,变成一辈子的悔恨。毕竟,对孩子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文:亦文

0 阅读:2
风息谷主

风息谷主

观人生百态,尝世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