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百万年古人类头骨 或改写人类进化时间线】海外新鲜事
最新研究显示,一块约有一百万年历史的头骨数字重建结果表明,人类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早40万年就已经从古代祖先分化,而且这一分化可能发生在亚洲而非非洲。
这项研究成果于周四发布,基于1990年在中国发现的一块受压碎裂头骨重建。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望解开长期困扰人类学界的“中间迷局”(Muddle in the Middle)。
但未参与此次研究的专家指出,人类进化时间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研究结果可能会引发争议。
这块被命名为“云县2号”的头骨,曾被认为属于直立人(Homo erectus)。然而,现代重建技术显示,其特征更接近此前认为出现较晚的物种,包括近年发现的“龙人”(Homo longi)及现代人类(Homo sapiens)。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家、研究团队成员克里斯·斯特林(Chris Stringer)表示:“这一发现将改变很多现有认知。”他补充称,“研究显示,一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分化为不同群体,说明人类早期进化分支比之前认为的更加复杂且早得多。”
复旦大学教授、西军(Xijun Ni)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研究初期,我们甚至觉得结果不敢相信,怎么可能追溯到这么久远的时期?但我们反复测试所有模型和方法,现在对结果非常有信心,也感到非常兴奋。”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结果成立,这意味着包括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在内的早期人属成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早出现。同时,这一发现也挑战了早期人类从非洲扩散的传统观点。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人类进化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佩特拉利亚(Michael Petraglia)表示:“东亚在人类进化史上的角色可能比我们以前认识的更重要。”
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期刊,团队使用先进的CT扫描、结构光成像和虚拟重建技术,对“云县2号”头骨进行完整建模,并打印3D复制品。研究还参考了另一块类似头骨,与100多件其他化石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显示,“云县2号”兼具多种特征:部分与直立人类似,如下颌突出;但其他特征,包括脑容量较大,更接近龙人和现代人。斯特林指出,“云县2号可能有助于解决‘中间迷局’——距今100万年至30万年前人类化石的复杂混杂问题。”
尽管研究基于可靠方法,但学界仍存在不同意见。佩特拉利亚称,研究结果“富有启发性”,但仍需更多证据验证。拉筹伯大学考古学家安迪·赫里斯(Andy Herries)指出,化石形态并非总能完美反映人类进化历史,基因分析同样重要。
剑桥大学进化遗传学家艾尔温·斯卡利(Aylwyn Scally)表示,研究结论虽合理,但仍不确定,需要更多证据,尤其是基因数据加以佐证,才能提升信心。
“云县2号”是近期一系列颠覆传统人类起源认知研究中的最新成果。龙人(Homo longi)本身也是2021年才被命名为新物种及人类近亲。斯特林表示:“像‘云县2号’这样的化石显示,我们对于人类起源还有太多未知,需要继续探索。”
图1:这幅艺术家创作的图画描绘了大约100万年前,一群古人类在中国湖北省的一片森林中狩猎的场景。白建南和倪希军/路透社供稿
图2:这幅艺术家的印象图展现了大约1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湖北省的成年男性头骨,该图基于对2025年9月25日发布的云县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进行的数字重建。
白建南和倪希军/路透社供稿
图3:这张于2025年9月25日发布的图像展示了1990年在中国湖北省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名为云县二号)的数字重建过程。图A显示了头骨,某些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反映了化石化过程造成的变形。图B显示了头骨,这些区域用与图A相同的颜色标记,此前科学家使用了先进的CT扫描、结构光成像和复杂的虚拟重建技术对头骨进行了数字重建。图C显示了数字重建的头骨,缺失的部分用白色标记。
倪希军/路透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