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我仿佛能听到电话那头一位企业家心碎的声音。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一个关于信任、承诺与背叛的现代寓言。 🤯 一场“梦碎赤水河”的始末 这场纠纷的核心,是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茅台镇投资的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项目。该项目是当年仁怀市为治理白酒产业污染而公开招标的PPP项目,总投资高达8.2亿元,重庆泰克方面投资超过7亿元。项目在2022年5月完成环保验收后,本以为即将迎来回报,却在同年6月10日遭遇剧变。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工作人员到场宣读了一纸《解除合同通知书》,随后将厂内员工清离并强行接管了工厂。尽管法院并未支持该解除通知的法律效力,但三年来,投资方始终被拒之门外。 🔍 风波背后的三重拷问 这起事件看似复杂,实则拷问着三个核心问题: · 契约精神何在? 根据报道,PPP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除合同需提前通知并给予90天宽限期,且若为公共利益终止合同,必须给予足额补偿。然而,投资方称并未收到任何前置通知或补偿。单方面下达通知并强行接管的行为,无疑是对白纸黑字契约的漠视。 · 法律权威何在? 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曾起诉要求确认解除合同有效,但最终因未按时缴纳案件受理费,被法院按撤诉处理。这意味着,政府的接管行为缺乏司法支持,但工厂被接管的现状却持续了三年之久,法律的裁决未能有效扭转局面。 · 营商环境何存? 事件最致命的打击在于其对地方信誉的伤害。它制造了一种“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观感,让其他投资者不禁心生寒意:连8亿规模、合规招标的项目都可能遭遇如此困境,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这动摇了市场主体最看重的公平与法治信心。 🌱 危机中的转机与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此事在近期经媒体报道后已出现积极进展。遵义市已宣布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的调查组,提级开展全面调查。这是三年来当地政府首次就此事件进行公开回应,意味着问题有望得到更高层面的重视和解决。舆论的关注正在推动正义的到来。 💎 从“个案”到“法治课” 这起事件绝不仅仅是唐老板一个人的遭遇。PPP模式本意是共赢,但一些地方在项目落地后,或因财政压力,或因人事变动,可能出现履约诚信问题。这堂课是给所有地方主政者上的:招商引资本是好事,但比招商更重要的,是留商、安商的诚意和能力。真正的营商环境,不在于招商时的热情承诺,而在于项目落地后对每一份合同、每一个承诺的坚守。 希望这次的调查能成为一个分水岭,让“饭刚做好就被连锅端走”的悲剧不再重演。毕竟,浇灌企业发展之树的,除了资金和政策,更重要的是阳光般的公平正义和土壤般的契约精神。企业家人设破碎 企业家之死
看到这条新闻,我仿佛能听到电话那头一位企业家心碎的声音。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
老梦小常识
2025-09-29 18:28:5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