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如果没有牺牲、顺利参加授衔,会高过徐海东吗? 刘志丹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徐海东则是红25军的领导人,后来与刘志丹的队伍合并为红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如果刘志丹没有在1936年牺牲,能活到1955年授衔,他的军衔会高过徐海东吗? 刘志丹的资历可不简单,他被誉为陕北红军的“精神领袖”和“一面光辉的旗帜”。1925年入党,是黄埔四期生,和林彪是同学。 他领导的渭华起义,在我党历史上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陕北,他不仅是军事指挥员,更提出了一整套施政纲领,毛主席称赞他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徐海东同样功勋卓著,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排在第二位。他率领的红25军是长征中唯一一支不仅没有减员,反而增加了800多人的队伍。 毛主席曾用四句话高度评价他:“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 那么,如果刘志丹活着,军衔能否超过徐海东呢?考虑这个问题,需要看几个关键因素。 刘志丹作为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其地位非常特殊。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他领导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落脚点。 徐海东也曾在关键时刻慷慨帮助中央红军,将红15军团家底中的5000块大洋送给中央红军,还抽出许多重要物资和枪支,甚至把最精锐的骑兵团也交给中央指挥。这种雪中送炭的举动,体现了极高的政治觉悟。 从历史渊源和人品来看,刘志丹也备受推崇。他与徐海东在整编红15军团时互相谦让军团长职务。 刘志丹主动对陕北红军指战员说:“天下红军都是一家人,我们则好比是小弟弟,现在来了大哥,将来还要迎接更多的大哥,兄弟们多了,就不会受欺负了。”他对待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定下“贪污5元开除党籍,贪污10元枪毙”的严格规定。 周恩来曾为刘志丹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毛主席在刘志丹的追悼会上也动情地说:“刘志丹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 授衔时的“山头平衡”也是重要考量。1955年授衔时,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有元帅人选,而陕北红军只出了一位大将徐海东。 如果刘志丹健在,作为正宗的陕北红军代表,很可能成为元帅候选人。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除非刘志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能取得像粟裕那样大的战功,否则授元帅的可能性不大。 以刘志丹的军事才能和群众工作能力,如果活到解放后,其地位很可能不会低。有分析认为,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他的地位至少不会低于高岗,并且有可能超越。 历史无法重来,但刘志丹这样的革命者,其价值早已超越了军衔本身。他牺牲时年仅33岁,用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解放军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