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巴勒斯坦敢死队13死士拒绝投降,死战到底!” 当地时间9月26日,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哈马斯下属卡桑旅的13名战士,在加沙拜特哈农镇的地道里上演了一幕悲壮场景。面对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的包围,他们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死战到底,最终地道被炸毁,13人全部阵亡。 这种绝境中不低头的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巴勒斯坦人对家园的深厚情感。 尽管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袭击和劫持人质行为,毕竟这些做法只会让仇恨越积越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认可巴勒斯坦人反抗不公的权利,毕竟每个人也都有捍卫家园和尊严的自由。 巴以问题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国际社会早就对巴以问题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各自成为独立的国家,以1967年的边界为基础,东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的首都,两国和平相处。 这个方案从1947年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就开始倡导了,到了2025年9月,联合国大会又通过决议支持这个方案,142个国家投了赞成票,只有美国和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反对。 阿拉伯国家联盟也一直表态,说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必须得到保障,双方得坐下来谈判解决问题。 这么多国家支持,说明这个方案是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能真正让双方都受益,不是空喊口号。 可这个方案推进得并不顺利,关键就卡在了美国身上。美国一直偏帮以色列,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动用否决权,拦着有利于停火和落实“两国方案”的决议。 就拿2024年11月来说,安理会14个国家都赞成加沙停火决议,就美国一票否决了;从2023年冲突爆发到2024年底,美国已经在安理会否决了6次关于巴以问题的决议,其中5次是阻拦加沙停火。 这种偏袒让巴勒斯坦人的合理诉求没人管,也让以色列没了推动和平的压力。 其实只要美国不从中作梗,转而帮着协调双方坐下来谈,巴以问题就能迈出解决的第一步,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呼吁给美国和以色列施压,就是因为大家都看清了问题的关键在这。 那13名巴勒斯坦战士的牺牲确实让人敬佩,但抵抗的意义不该只停留在悲壮上,更要朝着合法的政治途径去努力。国际社会得团结起来,督促美国负起大国责任,别再搞单边主义。 只有让“两国方案”真正落地,巴勒斯坦人有了自己的国家和尊严,这样的牺牲才不会白受。 说到底,不管是哪种抵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后代能安安稳稳地过和平日子,这才是对那些牺牲者最好的告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