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半夜在酒店休息时,突然感觉有东西在咬他耳朵,随后发现耳朵出血了,男子在酒店前台的陪同下去了医院,酒店愿意承担医药费,并额外再给1000元,而男子只需酒店陪自己看好病,谁料酒店的回复让他气愤,网友:太不可思议了!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据点时新闻9月26日报道,陈先生原本在酒店房间好好的补觉,却被突如其来的疼痛惊醒。 他翻了个身,以为是梦境里的错觉,伸手一摸,指尖全是湿漉漉的血迹,瞬间吓得整个人清醒过来。 原本舒舒服服的夜晚,硬生生变成了一场噩梦,房间里灯光刺眼,他环顾四周,行李、床单都在,唯独咬他的东西踪影全无。 惊魂未定的他赶紧下楼找前台说明情况,前台一听也没敢怠慢,立刻跟着去了房间看情况。 房间里整洁如常,看不出有异常痕迹,但耳朵上的血就是铁证。 最终前台选择陪同陈先生赶往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后,指着耳朵上的伤口说这形状和老鼠咬痕挺接近,不过也不排除别的小动物。 既然无法完全确认来源,就只能先当成鼠咬来处理,打疫苗、上药,一个流程走下来,折腾得人直皱眉。 医药费的确不用他自己掏,但这种遭遇换谁也难以心安。 第二天一早,酒店方面就来找陈先生商量解决办法,态度一开始算得上积极,表示医药费全额承担,还愿意额外给一千块钱作为补偿。 听上去好像挺有诚意,但问题的核心并不是钱,陈先生真正担心的是,万一真的是老鼠咬的,那后续感染怎么办? 再说,一个住客在床上被啮齿动物咬耳朵,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心里发毛的事,这不是用一笔钱就能轻描淡写过去的。 更让他不满的,是酒店后续的说法,酒店负责人强调,他们日常清洁非常到位,从未发生过类似情况,甚至话里话外暗示,这伤口未必就是在酒店房间里造成的。 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不能完全确定责任,这样的回应瞬间点燃了陈先生的火气。 从他进门到出事,根本没有离开过酒店,耳朵完好无损时在这里,流血受伤时也在这里,怎么就变成了“不一定在酒店发生”的意外呢? 这等于是要求客人自己去证明伤口的来源,实在让人接受不了。 僵持之下,协商陷入停滞,酒店坚持他们没有发现异常,还请来了警方和文旅部门介入调查,似乎是要用“官方排查”来证明自身清白。 可在公众眼里,这样的回应多少显得有点甩锅,毕竟老鼠这种东西,并不会因为酒店说“没发现”就不存在。 事件一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直言花钱住酒店,本就图个安全安心,现在居然能在睡梦中被小动物袭击,这要是再咬到脸或者别处,那后果根本不敢想。 也有人讽刺酒店的逻辑,难道客人还要自带摄像头来证明自己是被老鼠咬的吗? 赔偿一千块听起来像是“息事宁人”的小算盘,可人身安全出了问题,再多的钱也换不回受害人对酒店的信任。 很多网友指出,酒店态度才是最让人寒心的地方,如果真心负责,就应该第一时间彻底排查环境,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并对客人道歉安抚,而不是急着强调自己“没先例”。 事情第一次发生,不代表没有问题,恰恰相反,这更说明有潜在漏洞。 用“从未出现过”来否认现实,完全站不住脚! 现在事情已经交到相关部门手里,警方和文旅局都介入调查,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等待后续结果。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已经给公众提了个醒,酒店不仅是休息的地方,更是顾客信任的空间,一旦安全感被打破,就很难再挽回。 从被咬的疼痛到医院的诊断,从酒店的补偿方案到甩锅式回应,这件事层层推进,折射出的不是一只老鼠的问题,而是责任与态度的较量。 钱可以解决眼前的医药费,却解决不了住客心里的阴影,旅途再远,人们需要的不只是床和被褥,更是踏实的睡眠和不必担心意外的夜晚。 一千字不到的小小新闻,却引发了如此大的反响,其实道理很简单:安全感是无价的。 酒店若真想赢得顾客信赖,就得拿出行动来,而不是在关键时刻推三阻四,毕竟谁也不想下次出差或旅行,带回来的不是回忆,而是一道伤口。 大家觉得这应该是谁的责任呢?酒店应不应该负责到底呢?
太嚣张了!5月6日湖南长沙,一女子和朋友点了6百多的外卖,要求外卖员放到酒店前台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