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在联大开口说“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话音没落,中国代表连眼皮都没

经略简料 2025-09-29 10:44:47

泽连斯基在联大开口说“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话音没落,中国代表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这哪是谈和平,分明是想拉中国下水。 在联合国大会上,泽连斯基那句石破天惊的喊话——“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与其说是在求救,不如说是在全球舞台上,上演了一场精心计算的舆论战。 他的目标很明确:给“中国影响力”强行下个定义,然后把它当武器使。这背后,是一场围绕中国角色展开的复杂博弈,远比一声呼吁要深刻得多。 在泽连斯基所构建的叙事里,中国似乎手握一个能一键终结战争的 “操控器”,仿佛只需一个动作就能让战火平息。 他要求中国必须“迫使”俄罗斯停火,这番话的潜台词是,莫斯科的一切行动都仰仗北京。显然,这不过是一种将事情过度简化后的设想,根本没能考虑到现实中的复杂情况。 而现实中,中国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在走“平衡木”。中国并没有挥舞大棒去施压谁,而是在2023年2月就拿出了一份包含“尊重主权”、“停火止战”的12点立场文件,用行动说话。 中国的特使翟隽在基辅和莫斯科之间来回奔走,做的不是传声筒,而是实打实的斡旋。 这些努力并非空谈,今年年初促成的赫尔松地区临时人道通道,还有那个每月交换上千名战俘的机制,到九月份已经让1200人回家了。 还有,中国送去乌克兰的,是价值超过8000万美元的药品、帐篷和食品,是救命的东西,而不是能决定战局的武器。 一个想当遥控器,一个在走平衡木,这中间的巨大落差,恰恰反映了外界的功利期待与中国实际路线的根本不同。 泽连斯基将批评的矛头直接对准中国,这背后显然有着刻意的考量,绝非偶然的选择。他看准的,正是中俄之间那层紧密的战略关系。 这层关系,是中国发挥作用的独特杠杆。长达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千亿级别的贸易额,都让外界相信,中国对俄罗斯有别人不具备的话语权。这是中国能够坐上调停桌的资本。 但同时,这层关系也给中国的行动划定了边界。俄罗斯不是谁的附庸,它广袤的国土,全球第一的天然气储量,领先的石油资源,都决定了它有独立打下去的底气。 任何过度的强硬施压,都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地缘震荡,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所以,当中国代表团在联大会场上表现得异常平静,甚至眼皮都没抬一下,那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清醒的战略选择:拒绝被任何人的议程“绑架”,拒绝被拖入大国对抗的泥潭。 最有意思的是乌克兰对华策略的拧巴。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矛盾修辞”:一边大声求助,一边背后捅刀。 在联大的聚光灯下,他们高喊需要中国介入。可就在最近,八月份的总统令制裁了10家中国企业,七月份还跟着欧盟的脚步,把53个中国个人和公司拉进了黑名单。 言语上的矛盾更明显。泽连斯基指责中国“沉默”、“没做事”,却对自己收到的15批人道援助和那8000多万美元的物资绝口不提。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他似乎刻意忽略了战局真正的外部推手。美国和北约提供的武器和情报支持,比如那笔悬而未决的60亿美元援助,对战局的影响难道不更直接吗? 这种拧巴的做法,让求助的诚意打了折扣。它更像一场政治表演,目的是转移内部压力——前线三万人的兵力缺口,西方迟迟不到位的援助,甚至把征兵年龄降到18岁,动员超过10万女性参战的窘境。 说到底,泽连斯基在联大的喊话,本质上是一场对“中国影响力”解释权的争夺。 而中国的淡定与务实,给出了最清晰的回应:中国的影响力,不是用来服务于任何一方战争目标的工具,而是要把各方拉回谈判桌的建设性力量。 危机的出路,终究要靠冲突各方自己去寻找,而不是指望哪个天外飞仙强行介入。在此之前,中国只会继续走自己的路——一条劝和促谈的、负责任的大国之路。 来源:极目新闻 【泽连斯基称“中国必须迫使俄停止军事行动,如果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中方回应】

0 阅读:2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