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党最近又抛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想法:要在全台22个县市搞“联合政府”。 这个点子看起来很大气,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不少猫腻。尤其是以现在民众党在地方的影响力,他们要搞联合政府,不是自己强,是想靠别人来抬轿子。 讲白了,这就是要搭国民党的顺风车。目前国民党在22个县市中已经拥有15席执政权,手头资源和地方组织都还算稳固,2026年如果没有重大失误,很可能还会继续扩大版图。 反观民众党,除了新竹市,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像样的执政基础。甚至连新竹市,也存在掉队的风险。2022年靠着柯文哲余热和蓝绿分裂才侥幸拿下。 2026年如果民进党和国民党都不再重蹈覆辙,民众党要守住新竹市都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联合政府”,听起来是合作,其实更像是想借壳上市。 黄国昌的角色在这里尤其耐人寻味。他曾经是时代力量的灵魂人物,后来转投民众党,言语风格依旧高调,这次更是直接瞄准新北市。 新北可是国民党的重中之重,侯友宜经营多年,虽然在2024年总统选战后声势略有下滑,但地方基础仍在。黄国昌想在2026年拿下新北,等于是在挑战国民党的基本盘。 更关键的是,一旦新北市被民众党拿下,2028年蓝白之间再想谈“合”,国民党手里就少了一张大牌,谈判筹码也就不一样了。 搞联合政府并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双方要有基本的对等。现在的状况是,民众党明显实力不足,却想通过政治操作来换取实质权力。 这种“以小博大”的策略,放在商业上也许叫做精明,但放在政治上,很可能是自取其辱。毕竟,地方选举讲究的是组织力、资源、人脉和长期耕耘,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赢。 再说国民党这边,也不是没有问题。虽然目前执政县市多,但内部派系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地方之间的协调机制也不稳固。 如果民众党真的能用“联合政府”这个招牌撬动部分地方势力,国民党未必能稳坐钓鱼台。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柯文哲和黄国昌的联合政府说法,虽然看起来不太现实,但还是引起了不少关注。 因为它点出了一个问题:随着2026地方选战临近,蓝白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出现裂痕,而这种裂痕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影响到2028的大局。 从国际上看,联合政府大多出现在议会制国家,例如德国或者以色列,那是因为他们的制度本身就设计成需要多党制衡。 而台湾目前的地方选举是单一首长制,根本没有联合执政的空间。民众党提出这个概念,有点硬套国际模式,实际操作性几乎为零。 回头来看民众党的策略,其实也不难理解。2024年总统选举虽然声量不小,但最终票数并不理想,说明民众党在全国层级的支持度还不够稳定。 面对2026的地方选举,如果不能拿下更多县市,就很难在2028年谈条件。因此提前布局、抛出联合政府的概念,既可以制造议题声量,又可以试探国民党的态度。 只不过这种策略如果用得太频繁,反而会让人觉得民众党是在炒短线,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台湾的政治生态正在经历一场微妙变化。 传统蓝绿格局虽然依旧占主导,但像民众党这样的新兴力量也在寻找突破口。只是突破并不容易,特别是在选民逐渐成熟、政党竞争激烈的今天。 靠操作和话题制造出来的优势往往昙花一现。真正能赢得支持的,还是那些脚踏实地、在地方有政绩、有组织、有群众基础的政党。
民众党最近又抛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想法:要在全台22个县市搞“联合政府”。 这
律便利小店
2025-09-29 10:36:51
0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