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大陆可能在未来几年对台实施“司法隔离”,即因宣布“台湾

罗普娱记 2025-09-29 09:28:46

台军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大陆可能在未来几年对台实施“司法隔离”,即因宣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有任何进出台湾的船只都需要向中国登记注册,否则会遭到中国海警临检或驱逐。 这个设想的核心玩法,说白了就是用法律规则来扼住台湾的经济咽喉,而这一切的关键就藏在台湾经济的命门里——海运。 台湾是个外向型经济体,不管是卖出去的半导体、电子产品,还是买进来的石油、粮食,几乎都得靠船运,这就像人吃饭喝水一样离不开。 而台湾最大的港口高雄港,承担了全台近三分之二的贸易运输量,每天都有上百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进出,要是这扇“大门”被法律规则管起来,整个台湾的经济循环立马就会出问题。 台湾本土没什么石油、天然气,97%的能源都得靠海运从国外运进来。那些满载原油的巨型油轮,要是想进高雄港或者基隆港,按照这个“司法隔离”的要求,就得先向中国登记注册。 要是船东嫌麻烦或者不愿意登记,要么被中国海警拦下来临检,耽误个十天半月,要么干脆就被驱逐,根本进不了港。加油站要是没油了,汽车开不了,发电机缺燃料了,工厂就得停工,连家里做饭、开灯都成问题。 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东南亚某国因为港口管控严格,油轮延误了几天,国内油价就涨了好几成,老百姓怨声载道,更别说台湾这种几乎全靠进口能源的地方,要是真遇到这种情况,经济根本扛不住。 再看台湾最赚钱的半导体产业,台积电、联电这些大厂生产的芯片,要运到全世界各地,原材料比如硅晶圆、光刻胶也得从国外运进来,这些全靠海运。 高雄港有专门的半导体货物码头,每天都有集装箱船等着装芯片、卸原料。要是这些船必须登记才能进出,一旦出现延误,台积电的生产线就得停。 要知道,半导体工厂停工一天,损失就是好几亿新台币,而且芯片供应不上,全球的手机、电脑生产都得受影响,到时候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名声受损,订单跟着减少,这可是台湾经济的顶梁柱,顶梁柱晃了,整个经济大厦都得颤。 还有台湾农民的生计,像凤梨、释迦、莲雾这些农产品,大部分都要靠海运出口,其中大陆是最大的买家。之前大陆只是暂停了部分台湾农产品进口,就有很多农民的凤梨烂在地里,亏得血本无归。 要是“司法隔离”实施了,运农产品的货轮得登记,要是没登记被拦下,这些保鲜期短的水果在船上多待几天就全坏了。 台湾农产品出口里,海运占了九成以上,一旦这条线被卡,农民卖不出东西,收入没了,生活都成问题,这可不是小事,直接关系到很多家庭的吃饭问题。 更关键的是,国际航运公司不会愿意为了台湾冒风险。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这些航运巨头比如马士基、中远海运,在大陆有大量的业务,要是为了跑台湾航线不遵守中国的登记规定,就可能失去大陆市场,这笔账他们算得很清楚。 之前就有国际航运公司因为区域管控政策,主动停掉了风险高的航线,毕竟生意要长远做,不会为了一个地方得罪大客户。 要是这些巨头都停了台湾航线,台湾的船就更少了,剩下的小船要么运费涨好几倍,要么根本装不下大量的货物,企业的运输成本蹭蹭往上涨,产品卖出去的价格就高了,在国际上没了竞争力,订单自然就跑到别人手里去了。 而且大陆搞这种“司法隔离”不是凭空想的,早就有过类似的经验。在东海、南海这些地方,大陆早就用法律手段规范过海域秩序,连“九段线”的主张都通过法律途径得到了很多认可。 厦门海沧还成立了全国首个涉台法庭,连台湾当事人领法院案款都能通过跨海峡机制快速到账,说明大陆在涉台司法事务上早就有成熟的办法。这次要是把这套经验用到台湾的船只登记上,完全有能力执行到位,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美国这些西方国家也帮不了台湾,因为大陆是在维护国家主权,把这事框在了法律范围内,不是直接的军事行动。国际法里本来就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对台湾海域有管辖权天经地义。 美国要是想干预,师出无名,总不能说“你不能管自己的地方吧”,而且美国的企业在大陆也有巨大利益,真要闹起来,美国自己的公司也会反对。 之前有个地区发生类似的主权纠纷,西方国家嘴上喊着支持,实际根本没派船帮忙,最后还是那个地区自己妥协了,台湾要是遇到这事,下场也不会好。 总的来说,台湾的经济就像一条靠海运供血的鱼,而“司法隔离”就是用法律这张网,把鱼的供血管道给管住了。能源、半导体、农产品,每一样都离不开海运,每一样被卡都会出大问题。 登记这个要求看着简单,实则掐住了台湾经济的要害,而且大陆有法律依据、有执行能力,国际社会也没法说三道四,这就是用规则扼住咽喉的高明之处,台湾根本没多少反抗的余地。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