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周在炒光刻机,纷纷扬扬感觉弯道超车即将成功,其实就是你相信就好!观察光刻机很多年了,随便聊聊…
1.光刻机分两种:DUV(深紫外,193nm)和 EUV(极紫外,13.5nm)。
DUV 又分 ArF 干式(用于 90nm–65nm)和 ArF 浸没式——后者通过多重曝光,理论上可做到 7nm,是目前非 EUV 路线的最先进水平。
EUV 只需一次曝光就能实现 7nm 及以下,是先进制程的核心
2.上海微电子展示的是教学机,打个不太好的比喻,就像母乳喂养,只给你看个罩杯,奶能不能滴出来、能不能喂饱婴儿,谁也不知道。
多重曝光能让 DUV 做到 7nm,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无法产业化,成本太高、良率太差、效率太低,这是不现实的,雷布斯不是干过吗?
国产 EUV 估计得十年以上,以为拆一台机器就好了?又不是乐高,难点不只是光源,还有镜头、工件台、控制系统等等
3.为什么每次炒光刻机都有凯美特气?因为2023 年真拿到了 ASML 子公司 Cymer 的认证,能供应光刻机用的关键特气(比如氟化氩),还有蓝英装备,子公司是 ASML 全球唯一指定的光刻机清洗服务商,算是服务配套了一点
4.既然要靠多重曝光“弯道超车”,那曝光次数多了,材料消耗自然上升——特气、光刻胶、抛光材料这些,用量都会增加
5.真正在国产替代上进展比较快的环节,是一些材料,如靶材、特气、CMP 抛光材料,还有一些设备和封测
光刻机不是吹牛吹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我曾经翻过ASML的历史,它是30年前从philip分离出来,从一个破工棚开始再获得多轮投资,特别是美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