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确保美国明白一点:如果你想对中国发动战争,你就会得到战争。如果你想摧毁中国,你就会被摧毁。中国不会听之任之,我们将战斗到底,无论是以和平方式还是其他方式。”高志凯博士的这段演讲,可谓把现在的中美关系点得明明白白。 其实,今天的中美博弈双方早就不打算让步了。美国还想把控全球的老大地位,从经济战到亚太布局,无不想遏制中国发展。 可中国经过多年的积累,不再愿意为别人让路,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领域,都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底气。 美国过去用贸易手段压中国,发现效果有限,这才转向军力部署。中国的回应也很直接,不相信嘴上的安慰,更用实际行动展示应对变化的实力。 在亚太,美军不断加强前沿阵地,菲律宾的导弹阵地一度给外界造成不小压力。 可美军先进装备未必真能改写局面,比如关岛那头测试反导系统,其实中国东风系列导弹已经“隔空”锁定。 大家都把摊牌工具摆在桌面上,谁都不敢大意。南海的博弈就更加突出,美军航母高调现身,背后其实是试探中国底线。 中国自己的航母编队和反舰手段也没闲着,谁要越界,绝不可能轻易得手。每次交锋的背后,都是两国在实力与耐力上持续拉锯,也是不愿服输的表现。 除了海上的博弈,空中的竞争一样紧绷。美国把F-35隐身战机部署在日本和韩国,每天巡航,不过中国的歼-20和新一代预警、加油平台紧追不放。 雷达系统环环相扣,双方都笃定自己能掌握空中主动。这种你追我赶的态势不断激化局势,让太平洋的天空看起来更像赛场,而不是单边秀场。 这些明争暗斗说到底都离不开经济利益。眼看中国科技领域追赶得越来越快,美国加码限制芯片,但中国相关产业依然挺住,步步紧逼。 服务贸易顺差也在继续拉大,美国自己心里也明白,单靠外围打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整个态势来看,中美都无法逼对方低头。美国如果继续选择挑衅,如不停在中国周边搞事情,迟早会遭遇中国坚决的反制。 中国主动展现出强硬,不仅是自保,更是对美方发出警告:任何企图动用武力遏制中国发展,都会付出超出想象的代价。 这种态度已经植根于每一位中国战略决策者心中,也很清楚地表达给了对手。 现在中国的策略越来越清晰:既不主动招惹,也绝不会躲避威胁,面对严峻挑战只会把自身能力锻炼得更强。 美国要想用武力制服中国,已经越来越难。两国力量此消彼长,倒逼彼此不断寻找既竞争又合作的平衡点。 这些现实让人不禁思考,旧式的霸权思维正在失效,中美关系很可能步入一个你来我往、边斗边谈的新阶段。
“中国正在确保美国明白一点:如果你想对中国发动战争,你就会得到战争。如果你想摧毁
古木过去
2025-09-28 12:47:22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