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免签协议的严重后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自2024年起,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免签协议正式落地,不少人当时还只是当作一条普通的外交新闻刷过,但当政策逐渐在现实中发酵,事情的走向明显开始“超预期”。 最直观的变化先从边境口岸冒了出来。吉林珲春这个对俄口岸城市,2023 年免签团队游刚重启时游客就开始猛增,到 2025 年 9 月免签政策全面铺开后,干脆出现了淡季俄罗斯游客比国内游客还多的景象。政策生效首日,光是珲春口岸入境的俄罗斯旅客就超 1000 人次,同比翻了一倍还多。 为了应对这波客流,口岸专门开了 “单免专用通道”,还派了俄语流利的民警驻场引导,即便这样,通关大厅里依然排起长队,不少俄罗斯游客拎着空行李箱,显然是冲着购物来的。 黑龙江黑河的早市更成了跨国民生融合的缩影。以前俄罗斯游客得跟着旅行团才能来,现在拿着普通护照就能 “说走就走”,30 天的免签期限足够他们慢慢逛。 街头摊位几乎都挂着中俄双语招牌,卖早餐的摊主能随口用俄语报出 “包子”“豆浆” 的价格,俄罗斯游客则熟练地用手机扫码支付,买上油条豆腐脑就蹲在路边吃,跟本地居民没两样。 有游客已经是第五次来中国,这次特意带着女儿们来尝地道中餐,说早就听朋友讲过中国 “消费实惠、人又友好”。 旅游预订数据的暴涨更能说明问题。中方宣布免签政策后,俄罗斯赴华机票销售额直接翻番,酒店搜索量和旅行咨询量飙涨 5 到 9 倍。 热门目的地也从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扩散开来,三亚的海滩、西安的兵马俑、张家界的山水都成了俄罗斯游客的打卡地,连杭州的江南水乡、成都的市井小巷都出现在他们的旅行清单里。 俄罗斯旅游业专家去年刚去北京待了几天就感慨,这里人文遗迹多,生活成本又低,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这话很快被网友印证,有人留言说 “中国像童话故事,踏上这片土地像访问另一个星球”。 这种互动早已超出旅游范畴。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70% 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中俄是睦邻友好关系,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新高,一半人表示对中国的态度变得更积极。 莫斯科刚办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图片展,现场不少观众都是借着免签便利专程赶来的。商业往来也跟着热起来,中俄一下子签署了 20 多份合作文件,从农业、教育到媒体领域全面覆盖,就像普京说的,免签不仅方便旅行,更实实在在促进了商贸发展和人员交往。 以前办签证要填 6 页问卷、跑签证中心、花不少钱还得等很久,这些繁琐流程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现在拿本护照买张机票就能出发,这种便利度彻底激活了民间交流的热情。 从口岸的繁忙景象到早市的烟火气,从旅游数据的飙升到民意的积极转变,免签政策带来的 “后果”,其实是两国关系从官方到民间的深度融合,这种超预期的变化,远比一纸协议本身更有分量。 俄罗斯网友都说“中国就像童话世界,来了就不想走”,咱们这边也有人借着免签去贝加尔湖旅游,这才是民心相通的正经事儿,免签不是终点,是两国人往一块凑的开始,这烟火气里的热闹,才是真真正正的“双赢”。 信源:光明网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