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

寒泉漱石鸣 2025-09-28 10:28:03

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她才是俄罗斯的“定海神针”,没她,普京根本撑不到现在,她就是普京背后的女人——纳比乌琳娜。 这位俄罗斯中央银行的“掌门人”,可比什么外部援助管用多了,没有她在金融战场上坐镇,俄罗斯经济早就撑不住了。 可能有人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要是提起 2022 年西方喊着 “半个月搞垮俄罗斯经济” 的狂言,结果最后被狠狠打脸的事儿,就是她的“成名战”。 这位 1963 年生在乌法的女经济学家,出身特别普通,父亲是司机,母亲在仪表厂上班,全靠自己拼进莫斯科大学经济学系,早在 1987 年写论文时就敢戳破苏联经济的漏洞,预言它的崩溃风险,四年后这事儿真就应验了,这份眼光从一开始就不一般。从苏联时期的经济改革顾问做起,她在俄罗斯政府里摸爬滚打几十年,从经济部副部长做到经济发展部长,2013 年被普京任命为央行行长,成了 G8 国家里头一位女性央行行长,这位置可不是靠关系能坐的,全凭实打实的本事。 她第一次让西方见识到厉害,是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当时西方一顿制裁组合拳砸下来,油价暴跌、卢布狂贬、资本拼命往外逃,俄罗斯经济眼看就要垮。就在所有人都唱衰的时候,纳比乌琳娜直接祭起 “休克疗法”,把基准利率从10.5% 一下飙到 17%,动用外汇储备托市,还逼着国企抛售海外资产换卢布,硬是把快要崩盘的货币给拽了回来。西方媒体气得骂她是 “让华尔街损失80亿的疯女人”,可这话恰恰证明了她的厉害,要是没这狠劲,俄罗斯经济早成了西方砧板上的肉。 谁能想到八年之后,更狠的考验来了。2022 年俄乌冲突一打响,西方直接甩出史上最严厉的金融制裁:冻结俄罗斯 3000 亿美元外汇储备,相当于半家家当被锁死;把多家俄罗斯银行踢出 SWIFT 系统,等于切断了俄罗斯和全球金融的联系;甚至逼着其他国家不准用美元欧元跟俄罗斯做生意。那会儿卢布汇率一天就跌了30%,超市里的日用品被抢空,民众排队去银行取外汇,好多经济学家都断言 “俄罗斯金融体系撑不过一个月”。 可就在这火烧眉毛的关头,纳比乌琳娜又站了出来。她先是把基准利率一口气加到 20%,这招看着简单,实则是要拦住疯狂外逃的资本 —— 利息高了,钱留在俄罗斯才划算。紧接着又下了狠手搞资本管制,限制个人和企业兑换外汇,强制出口商把赚来的外汇换成卢布,一下子就稳住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但最绝的还是她设计的 “卢布结算令”,直接宣布对不友好国家,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必须用卢布付款。这一下就捏住了欧洲的命门,毕竟欧洲离了俄罗斯的能源根本活不了,只能乖乖拿着欧元美元去换卢布,原本暴跌的卢布一下子就被撑了起来,没俩月就反弹到冲突前的水平,后来居然成了当年 “全球表现最好的货币”,这操作简直是在制裁的刀刃上跳探戈,每一步都踩在了要害上。 而且她这本事可不是临时抱佛脚练出来的,早在 2016 年,她就看透了西方的套路,偷偷布局 “去美元化”。一边大量抛售美债,把外汇储备里的美元占比砍下来,换成黄金和人民币;一边跟中国等国家签本币结算协议,绕开美元欧元做生意。到 2022 年制裁来的时候,俄罗斯手里的黄金储备够硬,本币结算通道也通了,压根没像西方想的那样 “外汇枯竭”。更别提她之前在 2013 到 2018 年一口气关掉 400 多家问题银行,把俄罗斯的金融体系打磨得更抗造,这些早年埋下的 “暗棋”,全在关键时刻成了护命的盾牌。 当然也有人骂她的政策太狠,说高利率抬升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资本管制限制了经济活力。可纳比乌琳娜自己说了:“在制裁环境下,生存优先于理想。” 她的选择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绝对是最管用的。俄罗斯民众心里也有数,民调显示 82% 的人都信任她,这在动荡的时局里,比任何荣誉都金贵。 普京对她的信任更是没话说,2017 年和 2022 年两次延长她的任期,摆明了就是把经济命脉交到她手里。这俩人的配合也特别默契,普京在台前展现强硬姿态,顶住地缘政治的压力;纳比乌琳娜在幕后稳住经济底盘,让普京的强硬有底气。 现在 62 岁的纳比乌琳娜还在岗位上扛着,面对油价波动和制裁加码,她还在搞新的经济防线,推动俄罗斯的支付系统 SPFS 替代 SWIFT,扩大非美元贸易的范围。看看 2025 年的情况,俄罗斯经济不仅没崩,还在往平稳增长走,这背后全是她的功劳。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