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男子莫名其妙收到1300元的转账,怕出什么问题的他选择了报警,不等民警那边传来消息,男子就收到了催收电话,对方称其在某APP贷了1300元,今天要还2430元。男子以为是诈骗电话直接挂了,次日又收到电话,对方称今天连本带息要还3731元,男子意识到不妙,再次报警。 河南濮阳的杜先生最近遇上了邪乎事,天上掉的不是馅饼,是麻烦。 9月7号那天,他手机突然响了是银行短信。一查账户,平白多了1300块钱。 再仔细看,转账人叫“杨爽”,可杜先生根本不认识这人,亲戚朋友也没近期转钱的。 老话说得好,没来由的钱不能要,杜先生心里直犯嘀咕,这钱拿着烫手,当天就跑去派出所报了警。 谁知道警察那边还没消息,4天后的9月11号,麻烦找上门了。杜先生接到个陌生电话,对方扯着嗓子说:“你下载了‘5秒速借’APP借钱,刷过脸认证,借了1300块,5天该还2430。” 杜先生听得一头雾水,这APP名字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借钱刷脸了。他赶紧说已经报警,对方却骂骂咧咧挂了电话。 转天催款电话又打来了。这次还款金额涨到3731块,5天时间,1300变3700多。杜先生心里发毛,这哪是借钱,分明是变着法儿坑人。 他琢磨是不是点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链接,把信息泄露了。 后来联系媒体想讨说法,记者打电话过去问,对方说话很难听,骂记者“少管闲事”,还说“我们凭什么给他转钱,肯定有原因”。记者要求看贷款证据,对方以保护隐私为由不肯给。 更奇怪的是,记者查遍应用市场和网络,根本找不到这个“5秒速借”APP的影子。 网上一搜,好多人说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人被“强制”借了1800,3天后就要还3200。 杜先生这边,报警后催款电话还是不断,不光打给他,连家里老人也接到了。对方放话:“不管你报不报警,电话轰炸,让你全家不得安宁。” 杜先生账户里的1300块没敢动,可这事儿像块石头压在心里。其实,这种“被贷款”的套路不算新鲜。 法律上讲,借钱得双方商量好,签合同才算数。杜先生没下过APP,没刷过脸,更没跟平台签过字,这1300块根本不算借款。 平台单方面转钱,就是想伪造借贷关系,逼人还钱。就算退一步说,真有借贷,利息也不能这么高。 现在平台5天要还3700多,算下来年化利率高得离谱,比国家规定的合法利息高了上千倍。 超过规定的利息,根本不用还。更过分的是,催收的人打电话骂人、骚扰家人,这可能触犯法律,要负责任。 杜先生现在要做的,就是保留好银行流水、通话记录这些证据,去派出所说明被强制放贷和暴力催收的情况。 也能去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这借贷关系不存在,让对方停止骚扰。 现在大家用智能手机方便,可风险也跟着来了。陌生链接别乱点,不明转账要警惕。 要是遇到这种莫名“被贷款”的事,别慌,先留好证据,再找警察和法律帮忙。日子过得安稳,就得多个心眼儿,遇事不慌,依法解决
河南濮阳,一男子账户突然收到1300元转账,4天后,他接到催收电话,对方说他在某
【88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