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国和俄罗斯联合发起的推迟对伊朗制裁的决议案在安理会没有得到通过。这也就意味着,从明天开始,联合国对于伊朗的各项制裁将全面恢复。伊朗今天也很快做出反制,撤回了驻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大使。那么如何看待这个动向?未来的伊核问题又会向何处发展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英法德发动这项制裁的依据,也就是所谓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10年前设置这个机制的时候,实际上是希望加上一把“安全锁”,来迫使伊朗遵守协议内容。但可惜的是,从操作层面来看,这个机制一旦启动,就很难被扭转,因为它需要15个安理会成员当中的9个赞成票,而且不能有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从今天的投票结果来看,只有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和阿尔及利亚4票赞成延期,可见其难度之大。 其次,伊朗方面的主要抱怨,包括中俄的核心观点是——造成当前局面的主要责任方并不是伊朗,而是美国单方退出了伊核协议。另外,英法德在8月28号发起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时,跳过了本应进行的磋商协调机制。更重要的是,6月份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轰炸,是对国际法的明显违反,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第三,欧洲人近期的一个观点是,他们在8月底之所以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就是为了要压伊朗回到谈判桌。而实际上,欧洲人开出的三个条件(恢复与美国谈判、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澄清铀浓缩储备),伊朗也在部分地加以满足。但如今靴子落下,制裁彻底恢复,大使也被撤回,欧洲未来还有和伊朗进行斡旋的筹码吗?这一点值得高度忧虑。 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伊朗和美国方面对此会如何反应。从过去伊朗的行为逻辑来看,不排除它有可能会在铀浓缩的问题上突破限制,来作为对欧洲的回应。而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就是有可能再次出现6月份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这会导致整个伊朗核问题的危机螺旋再度上升。 因此,正如中俄所提出的这份提案当中所强调的,将对伊朗的制裁延期6个月,本质上还是为外交路径与政治解决留下窗口和机会。如今机会丧失,各方又再度回到了报复升级、军事对抗的轨道,这对于问题的解决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如果伊朗在铀浓缩的问题上有所突破,那么以色列会有充分的动机重现6月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这有助于以色列再次彰显自己的所谓自卫权,并且在伊朗的威胁之下,把整个西方世界的舆论彻底扭转,重新争取他们对以色列的保护与同情。
朝鲜的军力如果放到中东,能达到什么水平?直白点说,朝鲜一旦加入中东战局,可能三天
【12评论】【4点赞】